返回第六百七十四章 镜月樊笼  永恒星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六百七十四章 镜月樊笼 (第3/3页)

在两人眼前上下跳跃,身前溪水潺潺,四周青山怪石。处处透露着阴森诡秘之象。

    吕光盘坐在地,不再言语。他拿出上元夫人所赠之书,借着蓝光,翻阅起来。观山道人抬眼一看,幽幽说道:“太上曰,长生无路,唯道可至。是以欲求长生者,先须得道明法,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吕光诧异道:“观山和尚怎知在下所阅之书的内容?”

    “太上感应篇。贫道修炼百年,又怎会不知呢?此经是太上玄君著于上古洪荒之时,传承至今,已然成为修道者入门必修之经。”观山道人语气洒脱,气质淡然,隐隐有一派宗师的气度。若不是吕光心知他极善伪装,恐怕还真以为他是一位得道高人呢。

    吕光虽然阅览群书典籍,可那只是俗世应取功名所需,都是人道产物。此时他的注意力全被这本语言精妙的经书所吸引,开头寥寥数语,却是道尽人生至理。

    吕光翻过这一段综述,再向下看去。

    “太上者,道门至尊之称也。供奉神魂,三观坚定,明心入道者,皆能感应六道仙神。”上元夫人曾经告诫过吕光,六道分别为:人、妖、鬼、仙、佛、魔。

    此六道乃是天下道门总称,无论何人何物,想要神魂修道,都是要择一而修。

    吕光聪颖好学,记性牢靠。然而,对于这样一句晦涩难懂的话,琢磨半晌,却是毫无头绪。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吕光跳过此段,接着向下翻去。

    单单一个字,吕光千万分认识。可当这些字措置无序排列在一起时,简直如观天书。吕光正阅读着,突然之间,在经书中间,发现夹着一张黄纸。

    “这是…”

    吕光凝神观看,上面首行写道:修道之路,一步一层,非一冬一夏可成之功,须勤勉苦修,方能入境出境,进至无境。千般道门,殊途同归,修道者须坚守道心。若能自始至终,精修一道,则得道指日可待。梦鸿道人大周王朝隆嘉十二年记于御花园。这一大段文字,明显是一个叫梦鸿的道人写下的注解,夹在书中。

    上元夫人曾说,在这大周王朝,能被尊称为道人的不过数人,这梦鸿道人恐怕就是这大周朝凤毛麟角的存在了。就连观山和尚这般法术精深,也只能称为道长。可见这道人一词,实在是所有修道者心中的一个目标。

    隆嘉年间,正是大周开国皇帝在位之朝。这梦鸿道人能在紫禁城中的御花园内,随意走动,身份地位可见一斑。隆嘉十二年,距此五十一载。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黄纸竟是完好无缺,字迹清晰。

    吕光闭目凝思,认真思考着刚才那一段话。很明显,梦鸿道人是在劝诫后来修道者,要一心一意,不可一心二用。更要勤奋修炼,不能半途而废。吕光收敛心情,接着向下看去。一股悲怆之感,由吕光心底窜出。这梦鸿道人,天资罕见。仅仅靠着自己一人,便能入道得法,吕光对梦鸿道人的敬佩之意,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黄纸一张,阅至此处,已然过半。吕光站起身来,仰望夜空,喟然一叹,手中的黄纸也被风吹的哗哗直响。吕光听完,当下便盘坐于地,两手摊在双腿之上,认真研习起这套吞纳功法。若非他眼下只是一个幻影,恐怕任何人看到,都会觉得此人定是一个隐居世外的高人,或是遨游四方随遇而安的行脚道人。

    吕光在运转这套功法之后,周身各处,由里到外,都在悄悄的发生着一些变化。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奇妙感觉,若非要用语言形容,借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

    吕光觉得此时此刻,自己就好像那日在韩府地牢内饿的五脏六腑如同火烧的样子。他很饿,但不是那种贪恋珍馐美食、燕窝鱼翅的味觉触感。

    猛然间,吕光察觉到自己‘全身’就宛如一间四面透风的破屋瓦窑。

    “嗖嗖——”一股股冷风,从缝隙中灌进他的身体,可是他非但没觉得有任何不舒服的意思,反倒有一种食之有味的满足之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