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庆功会3 (第2/3页)
上,两人几乎是笔直站立了一个时辰。
除了这四等功外,还有许多战果无法单独计入个人,如骑军数次冲杀,斩敌至少五六百人。乱战中,谁也不可能用心去记录自己究竟得到什么战果;长枪兵所部亦是如此,两军对搏互相捅刺,很可能数人的长矛都刺中一个人。而靖安军的弓箭手更是无法细算个人战功,他们组建训练的时日短,临敌时完全按照攒射之法御敌,众矢齐发,只求十中其一。
这些最后都以各部的集体战果计入,全部以银钱拨付至各部,再有各部长官视部曲战绩表现自主发放。不过这些银钱必须全部发给士卒,不得被长官以任何理由私自扣拿,该部长官所领银两只能取平均之数。若长官有战功,则靖安军中还另有犒赏,如吴四德、黄二等人。
最后发放过程必须是公开,整个过程由方学和明雄所分别指定的一人监督,事后还得将犒赏分发情况陈禀给于志龙知晓。
至于此战重伤、轻伤之人还分别获得二两、一两的战伤补助。
阵亡将士若有父母妻儿的,一次性发放抚恤十两,其他亲属的可得三两白银。
最后全军参战将士皆可得银一两,这份全军奖励还是于志龙征求了刘正风首肯,在顺天军各部中统一由顺天王所赐。至于前述犒赏则是各部主将在自己的军资中抽取发放。
靖安军的犒赏条款细节是于志龙在床上趴了半日后细细草拟,再交由赵石、谢林、方学等加以润色修改而成。
目的只有一个,有功必赏,大功厚赏;亡者有抚恤之资,能安其家。
不过这样一来,再加上前期安置流民,奴户,匠户,军户等费用,靖安军入城前后收拢的军资几乎耗尽半数,可以预料后期的开垦,安置继续投附之人的费用也小不了,特别是眼看秋日渐短,还要考虑将士的冬季衣被的采办,各部兵器、铠甲的打制,这些都会花费大量钱粮。
看到这笔巨大的犒赏数目及后期预计的投入费用,方学和谢林皱着眉头向于志龙提出可能青黄不接的问题,于志龙一时无奈,干脆两手一摊,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诸君回去多想想办法,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将士奖励完毕,根据谢林提供的名单,还对近百名役夫,郎中、衙役等表现突出者再每人赏了二两纹银,以彰其在战时抢救伤兵得力。因为这些人太多,每次只能上台二十人,与前者不同,这些人没有红花可以佩戴,但是却当场领了赏银。
不打仗也能领银子,这般好事喜得这些人合不拢组,当初在战场上战战兢兢抬伤员的糗态完全被他们抛之脑后,台下的民众也是交头接耳,昨日就听说此事,许多人还以为是谣传,不料真有此事!早知如此,当初自己也报名参加了!谁还没有一把力气?
看着台上的白花花赏银,台下不少人眼热,下次说什么也要抢个名额。
庆功大会最后,于志龙发言,内容不外是各部将士只要赤诚团结,用于杀敌,未来的大把军功犒赏必然少不了,今日一战只是证明了顺天军各部有与元廷一战的实力,想要恢复汉家江山,这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会后原是要安排给靖安军各部几场大戏的,只是为了庆功,刘正风、刘启、万金海等部早就请光了城里的戏班子,这几日都在各自的营内演大戏,今日台下的这十几人也就勉强凑合着演个杂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