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庆功会3  元末新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庆功会3 (第3/3页)

    为了激励将士,于志龙在曲单点了几个,如高文秀的《双献功》,是讲述李逵只身深入敌人营垒,智劫牢狱、府衙杀奸;《渑池会》,讲赵国文臣蔺相如以国为重,武将廉颇勇于悔过,团结御敌;至于《刘玄德独赴襄阳会》似乎最是受诸将喜欢,就连吴四德、纪献诚、钱正都能哼一段其中的《谒鲁肃》。

    “自思忖,自议论,从混沌初分,耕田隐姓伊尹,聚萤读书车胤,会稽担些买臣,淮阴乞食韩信,太公垂钓渭滨,伍员吹箫吴郡,孔子绝粮在陈,颜回甘贫守分,王陵沽酒待滨,相如题桥发愤,萧何司吏出身,樊哙屠户得运,高祖原是庶民,光武居住村镇。自古来朝中贤人,关外将军,登基明群,开国功臣,谁不生在白屋寒门?当日苏秦,几曾胎胞里便带黄金印?千丈志,一跳身,须为将相,定立功勋!”

    于志龙虽然不甚懂得曲调花腔,也知道这唱的是古来十五位王侯名臣由寒贱到发迹的事情,想来沙场一战大大激起了诸将的建功立业的心思。

    靖安军今后能否一逞疆场,很大关系在这些将佐身上,只要有了沙场建功的心思,于志龙就不怕他们不跟着自己走下去。

    今日犒赏完毕,诸将所得赏赐不等,也是该找个机会好好考虑如何照顾这些手下利益,撮合诸将的关系了。

    于志龙转念一想,大战之后,民生之事还得赶紧筹划,前期只是分了田地和牛羊,虽然得了民心,但是以现在的小农小户耕作能力想迅速恢复生产是又慢又难,自己还的好好思量!

    今日庆功大会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待民众散去,然后全军大会餐,吃得满嘴流油。再在高台上摆起了戏曲,于志龙听了几段戏,看看日头尚高,心里有事,离座回帐,嘴里轻轻哼着: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当晚,靖安军营内解除上半夜宵禁约束,允许各部将士可以在三更前自由走动,但是无令不得出营。斥候晏维和几个尚存的打行弟则兄找到劳景,“掌柜的,大喜啊,小的来讨个喜钱!”

    “说的什么话?老子又不是娶妻,哪里来的喜钱!”劳景心情很好,在晏维脑壳上敲了一下。

    今日一战劳景得了如此多的赏赐,比得上以前数年的辛劳了!

    “你小子运气好,也得了个一等,过来,让老子瞅瞅,以前一个惫懒小子,今儿也成了英雄了!要是你爹娘在该有多好!”

    说完,劳景不禁微微眼眶湿润。

    晏维听后,微微一顿,再展颜笑道:“师傅就会夸自家弟子,小子哪里就这般好了。不过今日得了这些犒赏,俺也无处用,这不,特来孝敬师傅!”说完,自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今日的赏银,还有一张田契。

    晏维是独子,双亲皆亡,是劳景和老伴一手将其扶养成人,两人情逾父子。“还有我的。”其余几个年轻人也是纷纷拿出自己的一份犒赏交到了劳景的手里。

    这几个原先的伙计多未成家,有家业的自然孝敬的少了些,但是数量也在封赏的一半左右。

    劳景一愣,捧着这些油纸包,心如潮涌。自投奔靖安军后,打行的二十几个伙计至今只有六七人尚活,以前每逢年节的热闹情景再也不现,想起死者,劳景转喜为悲。好在这几个弟子念师恩,存反哺之心,不旺自己平日的栽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