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运筹2   元末新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运筹2 (第3/3页)

用。不过元廷经年,很多地域逐渐被周遭大户等侵占,改为农田,这些马场已是名不副实。

    纪献诚接着道:“耕作一事极占劳力,我部还需众多青壮者入军,将军有结社合作之法,又有牛马之助,估计可节省不少劳力。要想坚持到来年秋收,靖安军非得有大兴旺不可!顺天军中其他各部皆不可持!”

    “也不尽言,顺天王和于世昌部还是能打的。”赵石说了句公道话,老万,夏侯几人的部属是疏于操练,与鞑子交手吃了大亏。当初大人曾向诸将传授练军之道,可惜彼等皆未放在心上。”

    赵石接着肃然道:“鞑子大败,估计近期不会再有来剿之意,然鞑子已四面围堵,若困守一地,绝无生机,我部一战实力尽显,已再无隐秘必要,当下要务一是整军伍,二是兴民生。属下以为应通令全军,严军纪,定军心,尽快施行练军之道。一者防鞑子再犯,二来寻机作战,击破鞑子的围困,方有我军一线生机。至于顺天王等对我的一些想法,大人和谢兄可以出面多做周旋,以不生嫌隙、冲突为宜。”

    谢林听到赵石此话则禀道:“兴民生,复农事,皆属下之本职也,当效死力。只是有一事还请大人定夺?”

    “何事,道来。”于志龙知谢林精干,不是难度极大非一己之力可解决的,不会轻易开口。

    “这耕翻田地急需大量畜力,前期为了我部作战,几乎将所有马匹征入军中,现在各地农户手中只有驽牛可用,且数量远远不够应付,而青壮男子多入军中,属下恳请大人将部分驽马散归农事。以便尽快完成今年的垦荒。”

    于志龙和赵石,纪献诚不禁犹豫了,在临朐缴获的马匹几乎全部被用于这次作战,上千匹战马战后可用着仅余八成,幸好缴获了元军的战马四百余匹,否则顺天军再建各部骑军的计划就成了泡影。

    这些缴获的战马可不是全部归属靖安军,实际上刘正风只答应给于志龙一百五十匹战马作为补偿。而吴四德此战共计损失的战马几乎也是这个数。

    发展是未来必有之路,骑军急需扩编,吴四德可是瞪着一双圆眼,亟不可待的等着这批战马入营呢!

    若依谢林之言,现在骑军不仅不会扩编,还要在骑军中淘汰劣马归农,这吴四德必是第一个不答应。

    “不知农事尚需多少马力?”纪献诚问询谢林。

    “若是考虑全城耕作,不会少于六百之数,若仅是先照应我靖安军所部,约三百匹。”谢林在心中默默算计后回道。

    “这么多!”赵石、纪献诚皆皱眉。益都路是元廷所圈定马场之地,原先本不缺马牛,但是这些年马政废弛,且连年灾祸,元廷连连大量和买以及拘刷马,导致腹里和中原之地的牛马迅速减少,至正年后元廷不得不自蒙古草原大量和买以资国用。

    当初定下东行之策,部分是因为此处马场多,可能多牛马,利于民耕和军用,不料夺城后谢林一介绍,原来此地的蓄养牲畜数目与滨、棣之地无二。

    元廷始设群牧所,后改立太仆寺,掌统领全国14道国家牧场。在至顺年间,14个大牧场减少为10个大牧场。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1、刷马。2、官牧场被权豪势要者所占领。3、官牧场被政府放垦种地。如大德七年(1303年)正月,益都诸处牧马之地为民所垦者,亩输租一斗太重,减为四升。4、皇帝以官牧场赐给大臣。5、自然灾害。

    拘刷马,亦称刷马、括马,即强制、无代价地征收马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