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百章 安民2  元末新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百章 安民2 (第2/3页)

了往日设置的抽税掾吏,过卡什物按照三十抽一。允许各地商贩携带商货、柴草、菜蔬等自由出入,城乡集市上的小贩在指定的位置摆摊,除了缴纳少量的卫生管理费用,其他摊派一概取消。

    通关、摆摊摆摊的抽税少了,自然做买卖的利润就高,不仅小商小贩欢喜,就是经营买卖的大富商们也感到欣慰,大大抵消了靖安军的对他们家资重新核查,核算的反感。

    小贩一日辛苦所得,也许只有数文钱,但是他们本就清贫,这点文钱日积月累,到了月底也许就是百文钱,足够多买几个炊饼或半袋高粱,家人就可稍解几顿饥饿。

    富商们则是日进斗金,靖安军如此做,可为其节省流通成本每月或有不下百两、千两者。

    大乱之后有大治,人心思定。靖安军地域的盗寇、强盗明显少了,商路安靖,商队来往通便和安全,大大减少了风险。除了单纯吃田租的地主外,凡是有商路的富户多有受益的。何去何从,商人们心中自有选择。

    于志龙的做法就是鼓励经商,鼓励商品流通,但是商人必须真实纳税。凡偷税漏税的,抓获后至少罚金三倍,再重着,拘人、抄没家资,甚至入狱。

    而匠户去籍后,允其自由匠做,自由买卖,因为匠做的收益较大,官府课税从其营收中按照十五抽一,总体上地方各类匠户的劳作热情绝不下于耕户。

    各地乡村的耕户大多得到自有耕地或农具、驮马、耕牛等,虽然许多是官府借贷性质,但是对于农户来说终于有了生产劳作的资本,未来就有了希望;而且靖安军檄文中反复承诺,明后年税赋将按照收成的三十抽一施行,往后才是二十五抽一,再往后的缴纳比例将控制在田亩收成的二成以内,这还包括了耕户需折算的各类官府劳役等成份,也就是说,无论收成有多好,最多只需交纳到年收成的二成即可。若是遇到灾年,官府还将根据受灾情况,加以评估,酌情减少交纳的税额。

    田租提取,还按照田亩的优劣等级划定,暂以五等划分,以实有耕田数为基准。过去的隐田全部取消。若有隐瞒不报者,隐田归何人耕作,发现后,改田无偿归耕作者所有,同时田主还要承受官衙的追究,按照隐田的多少分别收到刑徒、罚金、罢黜官职、取消功名等罪责。最重者可判抄没家产,家人入罪!

    如此一来,靖安军所占之地的隐田几乎一夜间被重新登记、核算、划定应缴纳田赋。

    总的来看,于志龙的施政,得优惠者最多的是耕农、匠户和小商户、小地主等,大地主和大富家族因为以前的隐田、隐户、漏交税款等,这次损失惨重,故背地里为此夙夜痛恨靖安军和于志龙的人也不知凡几。

    得益于前期各地元军被抽调前往江淮战场打张士诚,腹里、西域等地的驻军精锐大多被抽调,此时益都路东部的元军力量并不强,尤其是胶州、登州等地。

    靖安军一路所向,大小镇、县的元军多是闻风而逃,或望风归降。前行的靖安军上下逸性风发,新卒还不觉得如何,老卒们则是宿营或中途休息时纷纷回想、谈论当初四处流窜奔命的窘态。

    “来人,击行军鼓,众军鼓歌和之!”这日于志龙见各部军士精神不错,如今冬风阵阵,吹得人身上发寒,行军路上鼓噪无味,周围哨探也无敌情,索性趁此令众军起歌而行,以振士气。

    曲波兴奋的大声接令,遣三五号令兵前后驰马传令而去。他在临朐学得靖安军的一些军歌,自此着迷,后并入靖安军后,立即传令所部唱诵,很快,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