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54章 安德烈的中国行三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54章 安德烈的中国行三 (第2/3页)

00英镑的年收入。

    而雄鹿号也不是他个人投资的结果,是近7位乡绅的共同投资。不过在这条船上,他个人的投资超过了一半。这笔庞大的投资,在过去两年内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想中的高额收益。

    除去每年的用度和分红之外,他只收回了1000英镑,平均每年收益500英镑,就比他在家乡经营自己的庄园稍稍高出一点。

    雄鹿号的确是条好船,但是安德烈却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对于植物学和航海技术上颇有成就,但是在做生意上却从来没抓到诀窍。

    比如他第一次从欧洲前往印度的时候,运了一大批英国毛呢和法国的印花棉布,他显然没有预料到,毛呢并不适合印度的热带气候,而法国的印花棉布技术来自于印度。

    这是他第二次来到亚洲,不过却被公司派到了北大年商馆。安德烈倒也没什么抵触情绪,毕竟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在印度大陆站住脚跟,而北大年起码离那个连地面上都铺着金砖的中国近了许多。

    和印度大陆相比,英国人在东南亚的商业活动显然更为艰难。因为在这片海域,不仅存在着英国的宿敌西班牙人,还有一个咄咄逼人,正处于上升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存在。

    荷兰人不仅仅独占了香料群岛的贸易,甚至于想要独占马六甲海峡以北,太平洋以西海域的贸易独占权。在这场争夺贸易权的商业战争中,荷兰人丝毫没有顾及过,英国现在还是他们的新教盟友。

    安德烈并不打算就此向那些荷兰人屈服,他希望自己可以替公司打开通往中国的商路,但是当他抵达了中国之后,却觉得自己对于同中国贸易的期待似乎有些过高了。

    虽然英国的商船建造技术不及荷兰人,但是安德烈自认比起中国人那些近海航行的船只来说,依然要出色的多了。

    让他还在犹豫着没有答应对方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已经拥有了这世界上最为出色的商品,如果再让这些中国人学会,如何建造跨洋航行的船只,那么今后的大洋上还会有其他人的身影么。

    然而他心中还有另一个声音在劝说他,不过是让对方测量下船只的尺寸,那些中国人绝无可能就这么学会了如何制造一只好船,而他却能得到一笔不错的额外收益。

    虽然说只要好好保养,一艘木帆船可以使用数十年。但是往来亚欧之间的商船,却往往最为缺乏保养,平均使用年限大约为4次往来亚欧的航程。之后如果船只不经大修,就无法再进行跨洋航行了。

    雄鹿号如果能够在这里维护一次,那么在下一年度返回欧洲时,显然会安全许多。当安德烈用手抵着下巴,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

    对面的中国官员突然对着他身边的中国船长再次说了几句,这位船长错愕了一下,才转头对着安德烈说道:“他说,可以把补贴加到每人每月10元,这是他能给出的最优惠的条件了。另外他希望我转告你,除此之外你还将获得他的友谊。

    今后如果你在这里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找他帮忙,他的名字叫做黎阳瑞。”

    额外的300多镑收入,和一名中国官员的人情,这个条件终于让安德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