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54章 安德烈的中国行三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54章 安德烈的中国行三 (第3/3页)

本就犹豫的内心动摇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官员,然后认真的对身边的中国船长说道:“我可以答应他,但是我要求维修船只时,有我的人在场。而且他们也必须保证,不对船的结构进行拆解。你知道,我还需要坐着它返回英国。”

    经过一番严肃而又严密的讨论之后,安德烈终于和这些中国官员签署了一份保证船身完整的协议。

    随后的两天内,雄鹿号上装载的货物全部被装卸了下来,运到了码头上的一个货栈里。中国人使用的滑轮起吊装置,大大的减少了装卸货物的时间和劳动力,也让在一边观看卸货的安德烈着迷不已。

    卸完货物的雄鹿号,在大副和半数船员的操作下,在河面上缓缓的划了一个弧形,掉头向着入海口的造船厂开去了。

    雄鹿号离去还不到一天,来自京城的信使终于赶到了,明国皇帝准备召见他,并亲自接收他送来的英国国书。

    得到了这个消息的安德烈终于有些兴奋了起来,他一边让自己的水手长约束自己的船员不要在这里闹事,一边挑选了两名年轻又没有被老水手带坏的实习水手,作为自己的随从。

    安德烈带着两名随从,跟着信使和作为翻译的中国船长,带着北大年商馆凑出来的给中国皇帝的礼物,向着京城去了。

    比伦敦城更为高大宏伟的北京城固然让安德烈赞叹不已,但是并没有让他感到内心的震撼。毕竟同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北京城还算不上什么奇迹。

    但是他在京城内看到的马拉铁轨,终于让安德烈震惊了,他甚至一度忘记了,他来此的使命是什么了。

    安德烈甚至认为,能够看到这条铁路的存在,是他来到中国获得的最大收益。

    马拉铁路在这座京城里,大约只会被那些中国人认为,不过是一种新奇的方便出行的工具。

    但是在安德烈看来,这种新的陆地运输方式,却能够改变英国内陆交通的变化。

    作为一个海岛国家,英国运输大宗货物的主要方式,是河运加上海运,总之同船脱离不了干系。

    虽然英国的东海岸较为平直,西海岸却非常的崎岖,且南北长而东西狭窄的岛屿形状,也让英国东西海岸的交流变得比较困难。

    不少英国绅士都认为,要改变内陆糟糕的陆地交通,只能选择挖掘运河,用运河联通各自然河流,从而改善岛内的内陆交通状况。

    英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是低地丘陵和平原地区却占据了大部分区域,挖掘运河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英国国库却无法承担这些地方绅士们的设想,伊丽莎白一世去世的时候,她给英国国库留下了40万英镑的欠债,到了现在的詹姆斯一世,欠债已经达到了近百万英镑。

    以这样的王国财政状况,想要开挖运河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眼前的马拉铁路,却给安德烈一个新的启发。

    如果他能找人投资在英国东西海岸,或是从威尔士到伦敦,铺设这样一条铁路,然后收取合适的运费,显然是一门不错的生意。看这地上两条细细的铁条,应该不会花费多少铁料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