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81章 朝会上的进谏 (第2/3页)
生之一。
听到郭允厚的吩咐后,王渊思才谨慎的说道:“根据学生对京城各棉纺织工坊的进出货物数据汇总,学生发现,今年京城各棉纺织工坊的固定投入大约为750万元,但是他们的营业收入却超过了1000万元,也就是说最早开始建设的纺织工坊不但已经收回了本钱,还开始盈利了。
按照年初规定的商税新法,今年各纺织工坊应当缴纳的税赋是40万元。如果进入到正常生产中,每个纱锭一年应当缴纳15元的税收。即便是不计算新增加的纱锭,以今年50万纱锭计算,三年应当缴纳的税收就是190万元。
现在顺天府给予了京城棉纺织业3年的免税额,主要在于内府答应在三年内让京城棉纺织业出资150万元,对京城的街道和下水做一个全面的改造,从而消化容纳京营裁撤下来的人员。”
郭允厚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虽然因此少缴纳了些税款,但是起码总是解决了朝廷眼前的困难,我觉得并不算过分。”
待到郭允厚说完,王渊思才继续说道:“如果只是这样,到也没什么。毕竟这150万元是从他们口袋里掏出来的,超出的税款勉强可以算做这3年的利息。但问题是,事实上这笔钱内府根本就没掏出来啊。”
郭允厚赶紧举起了手,制止了这位学生继续说下去,他略为诧异的询问道:“内府没掏钱?那这翻修街道,修建铁路和维修京畿运河的钱是谁出的?”
王渊思马上回道:“事实上,对京城进行改造的投资,都来自于地价的上涨。内府在左安门附近购进了3000亩土地,然后在上面大肆开发,修建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建筑,称之为厂房。
当左安门到内城的马拉铁路修建完成后,光是这些厂房每年收取的租金就已经相当于地价的一半了。而且内府还以修建铁路停靠站的名义,从铁路沿线征收了不少地方并改建成商铺,这些商铺的租金同样比寻常的商铺高了2-3倍。
根据学生对一些数据汇总后的估算,内府先期投入的90万元,已经从地价的溢价中完全回收了,而后续的投入,内府也不用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来。
内府牵头建立的棉纺织协会规定,明年对新增加的每个纱锭,征收05元的城市建设费用,以用于改善京城道路和工业园下水道建设,据说协会的特别账号内已经收到15万元的城市建设费用了。
所以,内府只是暂时垫付了一笔资金投入,但是他们却为自己省下了100万以上的税金。整件事里内府、纺织工坊、顺天府是收益了,但是朝廷的利益却受损了。
尚书大人,在目前国库尚且入不敷出的状态下,户部应当制止顺天府这种自私自利的举动,不能再继续扩大京城棉纺织业的免税规模了。”
郭允厚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对自己的学生说道:“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你先下去忙吧。对了,刚刚你跟我说的事,就先别往外传了。”
王渊思看了一眼,掩饰不住疲惫之情的郭允厚,虽然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然后转身退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