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36章 战后的涟漪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36章 战后的涟漪 (第3/3页)

思想的日本思想心。源自南蛮人的重商主义,明人的万民平等论、华夷论辩等学说,通过大阪大学向着各藩来此学习的藩士们向日本各地传播了出去。

    当东协会议否决了日本分享战后利益分配的消息传回大阪后,大阪大学的学生和本地的市民是第一个街游行表达不满的。

    在大阪大学任教了半年多的张溥,看着从自己面前经过的游行队伍,也是有些瞠目结舌。他还是第一次意识到,在大明以外的海外国家,同样也是有着勃勃生气之民众的。

    他默默站立在路边,看着这些大阪市民从自己面前的街道游行而过,他的一身明人装束也很好的保护了他。这些街游行的市民可并不都是拥有理智的存在。在不久之前他看到,两名走避不及躲在商铺内的西洋人,被一些丧失了理智的市民给抓了出来,把他们当做了欺凌日本的东协代表殴打了一顿。

    如果不是有人叫来了巡警把这两位西洋人救了出去,估计他们起码要掉半条命。至于像他这样穿着明人服饰的人,那些市民倒是不敢前来为难。在这一点,张溥倒也不得不感谢他所深恶痛绝的,那些劳民伤财且有违仁义的大明驻军。

    当初大明军队在日本以雷霆手段击败幕府大军的事迹,现在差不多已经被描绘成神话故事了。不管张溥有多瞧不起这些军人,日本人对于大明军人却都是老老实实的,并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敬。

    好他们今日街游行,也只是敢去堵大阪市政厅和大阪议会的门口,并不敢去围堵大阪总督府和大阪港口的大明海军驻地。

    因着这些日本人的行为,张溥也从一开始遇到游行民众的不安和惊慌,变成了冷漠的旁观者。

    不过当他在游行队伍看到一位少年后,终于忍不住前将其从队伍拉了出来,向他质问道:“益田时贞,现在难道不是应该课的时间吗?为什么你会出现在这里?”

    年方十六的益田时贞是长崎地方推荐到大阪大学学医的学生,也是张溥的学生之一。说来也实在是难堪,在国内以学问闻名的复社领袖,到了大阪大学后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张溥的学问的确很好,但是在日本却并怎么适合。因为日本并无古可复,想要变得强大起来的日本,需要的是像大明这样触动灵魂的全面改革,而不是讲什么尊经复古。

    更何况,在经过了近两百年的战国时代之后,日本的儒学还处在一种很低下的层次。张溥研究的学问,对于这些日本武士来说,实在是过于深奥难懂,也难以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自然听他讲课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益田时贞是少有的几名还在坚持听他课程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张溥自然是不愿意让他卷入到游行示威之去的。

    但是对于老师的质问,益田时贞只是拘谨了一下,便对着张溥鞠躬请罪说道:“老师,现在躲在教室里课并不能挽救日本,只有游行请愿才能让那些南蛮人知道,日本并不是那种可以被他们殖民征服的下等种族,我们也是一个拥有着伟大明和历史的民族…”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