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79章 海外起波澜二十一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79章 海外起波澜二十一 (第2/3页)

息,不要妨碍了船员的行动。”

    吉川幸助应承了下来,转身对着身后几名幕府官员下达了命令,不过他同蒲生直柔两人却已经留在了甲板上,试图见识下舰队作战的方式。

    他们所在的这只舰队虽然称之为幕府舰队或是联合舰队,实际上幕府的军舰只能作为辅助和运输船,舰队的主力是一艘江湖级、三艘明级军舰组成的大明驻日本分舰队。这四艘大明军舰,三艘明级军舰属于东海巡阅府名下,而吉川幸助脚下这艘1452吨排水量的巨舰,则是沐天波的座舰。

    虽然崇祯把沐天波赶来了日本,但还是给了他这艘去年下水的千吨级别的军舰,用以彰显其身份。这艘名为“澜沧江号”的江湖级军舰,龙骨和船肋骨采用的是来自东北地区上好的椴木,船壳则采用了来自南洋地区的柚木,甲板采用的也是来自南洋的胡桃木,三根粗大的桅杆则是用挑选自西伯利亚地区的雪松木加工而成。

    这艘“澜沧江号”不仅代表着大明造船工艺的最高水平,同样也彰显了大明目前在海外控制区域的广大范围和深入程度。以上两者若是欠缺了其中之一,都是不能建造出这艘“澜沧江号”来的。

    当然,这艘军舰除了出色的材料和工艺水平之外,真正让它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怪兽,自然还是在于其三层炮甲板的结构,和装备了56门火炮的强大火力攻击能力。

    三层炮甲板的出现,也意味着大明工匠真正吃透了西方船只结构设计的内涵,掌握了如何以合理的船只结构去分担火炮射击后坐力,从而让这艘军舰获得了最佳的火力布局和载重分布。在军舰设计和制造上,东西方总算是又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不过此刻“澜沧江号”的主人并没有去思考这样无聊的问题,他只是有些急不可耐的想要试验下,自己这艘座舰的能力究竟如何。说来也是可怜,虽然他一早就被任命为了“澜沧江号”的舰长,甚至还私人出资对船长室内部进行了装修,但他真正登上这艘船的时候,还是坐着它前往日本的时候。因为作为第一艘三层炮甲板设计的军舰,这艘船从下水开始就一直在海军参谋本部的控制下进行各种测试,根本就没交给他。

    现在难得遇到这样一个发挥“澜沧江号”能力的机会,沐天波自然很快就将吉川幸助等人忘在了脑后,一心操纵起自己的大玩具起来了。

    听取了自己副官的战场情况汇报之后,沐天波便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命令:“令舰队其他舰只停留原地不动,海阳号跟在我舰身后行动,速度不要高于两节。

    海燕号及海波号作为第一分舰队,沿甲突川港向稻荷川港行进,距离海岸线的距离不要低于1500米,也不要超出2000米,速度以3-4节为适宜,主要目的是诱使岸上炮台开炮,为本舰估测炮台的火炮数量和攻击距离…”

    应该来说,今天鹿儿岛湾的天气还是很有利于舰队做战的,阳光明媚视野良好,西风徐徐却又不会猛烈,很适合风帆舰只的转向航行。当然,这样的天气对于驻扎于港口炮台的萨摩武士们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适合发挥火炮威力的日子。

    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