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79章 海外起波澜二十一 (第3/3页)
不过看完了萨摩藩几处炮台的射击之后,沐天波便有些失望的放下了望远镜说道:“这些人难道以为光靠勇气和胆略就能把炮弹射出火药推力之外的区域了吗?他们难道连基本的距离测量和弹道学原理都没学过吗?我们难道是在和一群农夫打仗?”
一旁的吉川幸助等人默默无言,倒是站在一旁的舰队副官对着沐天波一板一眼的回道:“根据第一分舰队的试探,沿岸一共有六处炮台,但是只有三处炮台的火炮能够射击到一千米以外的距离,另外三处炮台只能对付登陆作战的小艇。
根据这些炮弹的落水状况来看,这三处能够射击到一千米外距离的炮台,使用的应当是欧洲商船上常见的16-18磅炮,其有效射程应该在800-1500米之间。
不过他们的火药配比不对,所以难以超出1200-1300米的射程。如果他们采用加大火药数量来增加射程的话,那么就更难以瞄准海上移动的目标了。因此下官建议,本舰在距离1200-1500米的位置以1-2节的速度巡航炮击,应当可以取得最佳的炮击效果。”
沐天波点了点头,同意了舰队副官的意见,随即他又说道:“记录一下,按照东协制定的武器出口条例,向萨摩藩出口9斤以上规格的大炮都是需要报备的,战争结束后查一查,他们这些火炮究竟有没有报备过,如果没有报备的话,是谁私下出售的…”
虽然“澜沧江号”比身后的“海阳号”大了近乎一倍,但是其巨大的舰体并没有妨碍到船只行动的灵活性。在大副的指令下,这艘庞大的巨舰在风帆的受力带动下,轻轻分开了海上的波浪,犹如一只巨大的鲨鱼一般转头向着甲突川的入海口驶去了。
通过交叉射击确定了船只和炮台之间的大致距离之后,“澜沧江号”的底层和中层甲板炮口便依次发出了怒吼,在短短三分钟内,就向第一座炮台发射了2轮近44发炮弹。利用石块和方木修建起来的开放式炮台顿时变成了血肉地狱。
“澜沧江号”的火炮命中率虽然只有三成半,但是21斤重和18斤重的炮弹在开放式炮台上造成的伤害不仅仅在于炮弹本身的杀伤力,被炮台击破飞起的石块,对于炮台上的萨摩武士来说,更是防不胜防的意外杀手。
显然,作为最先接触了外部世界火器发展的萨摩藩,虽然了解了火炮和火枪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应对火炮的射击,特别是能够装在船上的重炮射击,完全是毫无头绪,只是凭借着过去冷兵器作战的经验来修筑这些岸防炮台。
当真正的火器战争来临时,这些萨摩人才发觉,他们还是错误的估计了重炮的威力,和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这场军舰对岸防炮台的作战,以军舰的完全胜利宣告了终结。依靠着“澜沧江号”的强大火力,萨摩人修建的六处炮台就好像是铁锤砸鸡蛋一样的,一处处被轻易的砸碎砸烂了。
据当日站在城内高处观战的市民所言,“远远的看到海上船只炮口冒了一缕青烟,然后岸上的炮台或建筑就轰然倒下了一大片,就和施展了什么魔术一般…”
(.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