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千三百五十六章 月壤之光  军工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四千三百五十六章 月壤之光 (第2/3页)

刻转身走向会议室,苏晓抱着平板紧随其后。走廊里的LED屏正循环播放着月球探测器传回的实时画面,月面的环形山在阳光下投出深邃的阴影,而他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南非的沙漠。“通知物流部,把原本要发往意大利米兰的7台小型化超导核磁共振仪优先调往南非,”他对着蓝牙耳机快速下达指令,语速比平时快了一倍,“让医疗培训团队现在就整理线上操作手册,重点标注变异毒株的影像识别特征,务必在36小时内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同步开通北京协和医院的远程会诊通道。”

    苏晓打开平板,调出南非北开普省诊所的实时监控:画面里,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隔着透明隔离罩操作超导设备,设备旁的显示屏上,患者的脑部影像数据正以每秒20帧的速度传输到约翰内斯堡的专家工作站。“幸好我们的超导设备去掉了传统核磁共振仪的液氮冷却系统,”苏晓轻声说,指尖划过屏幕里设备小巧的机身,“不然在北开普省40℃的高温沙漠里,光维持冷却系统就能耗尽当地诊所一半的电力。”吴浩点点头,想起研发小型化设备时的攻坚时刻——为了用室温超导磁体替代传统低温磁体,团队曾尝试过12种不同的材料配方,直到第13次,才在钇钡铜氧材料中加入0.2%的铈元素,让磁体在30℃室温下仍能保持1.5特斯拉的稳定磁场,那天实验室的欢呼声,连楼下的保安都跑来敲门询问。

    三天后,南非传来捷报:新增的超导核磁共振仪已全部投入使用,疑似病例筛查效率提升了4倍,通过超导量子通信网络,当地医生与BJ专家的会诊响应时间缩短到了2分钟。北开普省卫生部长在视频会议中,举着一张泛黄的信纸对吴浩说:“一位68岁的祖鲁族老人,之前要坐8小时牛车才能到省医院做检查,现在在家门口的诊所就完成了诊断,及时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你们的超导技术,不是冰冷的机器,是能救命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