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千三百五十六章 月壤之光  军工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四千三百五十六章 月壤之光 (第3/3页)

    挂了视频,吴浩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此时已是滨海市的黄昏,街道上的超导路灯正逐次亮起,淡紫色的光晕在湿润的路面上晕开,像撒了一层碎钻。这些路灯采用的是超导线圈驱动的LED光源,能耗仅为传统高压钠灯的1/5,使用寿命却长达20年。他想起三年前,为了让超导路灯适应滨海市潮湿多盐的海洋性气候,团队特意在灯座的超导线圈外镀了一层5微米厚的石墨烯保护层,经过上万次的盐雾腐蚀测试,才最终确定了最佳的镀膜工艺——那时负责测试的老工程师陈叔,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记录20组数据,手上的皮肤被盐雾熏得开裂,却从没想过请假。

    “吴总,超导前沿应用研究院的周教授来了,说有个‘能改变量子计算格局’的发现要跟您汇报。”秘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吴浩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刚把南非的医疗数据归档,周教授就抱着一迭实验报告快步走进来,眼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我们在室温常压超导材料里发现了‘量子纠缠增强效应’!”周教授把报告摊在桌上,指着其中一张彩色的微观结构图说,“你看,当我们在氢化钇-硼材料中加入0.1%的钬元素后,材料的电子配对方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仅临界温度从28℃提升到了32℃,还出现了稳定的量子纠缠态!这意味着,我们能制造出运算效率更高、容错率更强的量子计算机!”

    吴浩接过报告,手指拂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他注意到,在- 196℃的液氮环境下,这种新材料制成的量子比特相干时间竟然达到了500毫秒,是现有超导量子比特的5倍,而且在室温下也能稳定维持100毫秒以上。“这简直是跨时代的突破!”吴浩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如果把这种材料用在量子芯片上,运算速度至少能提升10倍,成本却能降低60%,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至少能提前5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