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八十五章 向着更远的太空前行 (第1/3页)
余成武用力点头:“放心,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等着把中国人的脚印留在月球上。”
夜幕降临,心月狐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主屏幕上,行者二号的三维模型在缓慢旋转,每一个部件的参数都闪烁着绿色的“正常”标识;旁边的小屏幕上,“星尘”和“云絮”正蜷缩在保温箱里入睡,呼吸均匀。吴浩知道,从猕猴的月球之旅到航天员的登月征程,还有无数个技术难关要攻克,但他和整个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向着月球,向着更远的太空,继续前行。
载人登月任务启动会后的第二个月,浩宇航天的火箭总装厂房内,银白色的建木十号重型运载火箭如沉睡的巨鲸,横卧在专用测试平台上。箭体表面的传感器如同密集的神经末梢,连接着数百根数据线缆,延伸至厂房角落的测控方舱——这里正在进行全箭模态试验,目的是验证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结构共振特性,避免因气流扰动引发箭体断裂,这是发射前最关键的地面测试之一。
吴浩穿着防静电工装,站在测控方舱的观察窗前,指尖划过实时振动数据曲线。“周总,一阶弯曲模态的测试结果怎么样?之前建木九号的一阶频率是 8.2Hz,建木十号因为加装了载人飞船适配器,重量增加了 3吨,频率会不会低于安全阈值 7.5Hz?”他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到方舱内,语气里带着对结构安全的极致担忧。
周向明正盯着屏幕上的三维振动云图,红色区域代表振动强度超标,此刻箭体中段出现了一小块淡红色:“吴总,初步测试频率 7.4Hz,刚好低于安全阈值 0.1Hz!问题出在适配器与箭体的连接部位,刚性不足导致振动放大。”他调出连接部位的结构图,“我们用的是传统的螺栓连接,在大载荷下出现了微小的形变。”
吴浩立刻走进方舱,俯身查看数据:“不能用螺栓连接了,换成钛合金榫卯结构,再在连接处加装碳纤维蜂窝夹层,增强刚性。另外,调整箭体内部的仪器布局,把重质设备向下移动 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