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千三百八十五章 向着更远的太空前行  军工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四千三百八十五章 向着更远的太空前行 (第2/3页)

.2米,降低重心高度,提升模态频率。”他手指在屏幕上勾勒出调整方案,“给你 48小时,重新加工适配器,后天进行第二次测试,必须把频率提升到 7.8Hz以上。”

    “明白!”周向明立刻召集结构工程师团队,平板上的设计图纸瞬间被标注出修改痕迹,榫卯结构的三维模型开始快速生成——钛合金的强度与碳纤维的轻量化结合,是解决刚性不足的最佳方案,而这个思路,正是源于之前猕猴返回舱的结构优化经验。

    与此同时,行者二号载人飞船的适配训练在航天医学训练中心同步展开。三名预备航天员穿着白色舱内航天服,正进入模拟生活舱,进行为期 7天的封闭驻留训练。模拟舱的布局与知海科考站完全一致,人工重力模块已优化至 0.5g,舱内的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猕猴试验的数据反馈——食盆的防残渣设计、栖息架改造的航天员休息舱、能缓解骨流失的振动按摩设备。

    吴浩赶到训练中心时,航天员正进行首次人工重力适应测试。模拟舱内的重力从 0g缓慢提升至 0.5g,航天员们在舱内缓慢行走,身上的传感器实时传输着骨密度、肌肉张力数据。“吴总,根据‘星尘’和‘云絮’的骨代谢数据,我们把人工重力模块的运行周期调整为‘8小时开启+ 16小时关闭’,既保证抗骨流失效果,又降低能耗。”训练中心负责人递上适配方案。

    吴浩的目光落在模拟舱内的营养补给柜上:“猕猴的营养膏配方要优化,加入更多的维生素 D和钙,航天员长期驻留时,钙摄入量需要比地面增加 30%。另外,舱内的互动装置保留下来,长时间封闭环境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之前‘星尘’通过互动面板缓解焦虑的经验,对航天员同样适用。”

    就在这时,火箭总装厂房传来紧急消息:“吴总,适配器的钛合金榫卯结构加工出现误差,榫头的配合间隙比设计值大了 0.05毫米,会影响连接刚性!”

    吴浩立刻起身,驱车赶回厂房。加工车间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