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二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9  屠龙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二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9 (第3/3页)

,当场吟诗一首:

    “仗钺曾登大将坛,貂裘远赐朔方寒。出师无律真儿戏,负国全身独汝安。论将每时悲赵括,攘夷何日见齐桓。尚方有剑凭谁借,哭向苍天几堕冠。”

    于是朝廷将周王从宗人府中放出,复其王爵,与李景隆一道前往龙潭大营向燕王议和。

    燕王一见到自己的亲兄弟周王,不由得泪如泉涌,紧紧握住周王的双手,道:“不图你我兄弟还有相见之日。”

    周王也泣下沾巾道:“兄若不来,弟几死在宗人府矣。”

    兄弟二人抱头痛哭。

    哭罢,燕王看见李景隆跪在一旁,已经良久,故作惊讶道:“何劳曹国公至此,尚有言乎?”

    李景隆再叩头拜道:“臣奉陛下之命,前来与燕王议和。”

    燕王朱棣哼了一声道:“遥想当年,曹国公在此登坛拜将,幼主朝臣行推彀之礼,公拥五十万大军,黄钺仪仗相随,是何等威风,今摇尾乞降,又何等狼狈,可见上天有眼,邪不胜正。”

    李景隆脸色一红,急忙辩解道:“陛下与燕王毕竟份属至亲,同室操戈,为天下笑。今奸臣贬黜,还请燕王回师,陛下愿割江北之地与殿下,永为亲好。”

    燕王不去理会跪在地上的李景隆,对周王道:“五弟试谓斯言诚伪。”

    周王哼了一声道:“想当年李景隆佯称备边,突袭王府,将我擒拿,今日其言焉能信乎?四哥洞见深微,当知真伪。”

    燕王指着李景隆道:“公等今为说客耶!始者诸王未有过错,而朝廷一意削藩,动辄加之大罪,削为庶人,以兵围逼。必欲大义灭亲,绝我宗嗣。我被迫起兵,以至于今,方救死不暇,何用地为!我皇考定天下,裂土分封,传之子孙,故有地矣。今割地何名?此又奸臣计也。凡所以来,欲得奸臣耳。公等归奏圣上,但得奸臣至,我即解甲谢罪阙下,谒孝陵,归奉北藩,永守臣节,天地神明在上,决无虚言。”

    李景隆匍匐在地,不敢再言。

    燕王道:“平身吧,曹国公。”遂在大营摆下筵席宴请周王与李景隆二人,然后将一份奸臣名单交给李景隆,礼送二人回城。

    李景隆回宫后,将燕王所言回禀建文帝,并将名单呈上。

    建文帝看罢,大怒道:“岂有此理,燕王是要将朕之文臣一网打尽啊,看来议和无望。”

    方孝儒在旁安慰建文帝道:“陛下莫慌,城中尚有诸卫劲兵二十余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当尽撤城外居民入城,坚壁清野,彼无所据,其能久驻乎!”

    建文帝从之,下令城外军民商贾昼夜撤屋运木,搬运粮草入城。盛暑之中,饥渴劳苦,死者相枕藉。官兵多为省事,纵火焚烧民居,以至于城外村社大火连日不息,百姓苦不堪言,皆望燕军速来,平息战事,解民倒悬。

    方孝儒请示建文帝,下令在京诸王分守各处城门,以防燕军攻城。

    张士行向建文帝劝谏道:“陛下,京城之中尚有一人,可谓大将之才,陛下因何不用?若用此人,燕军必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