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以文会友  郭沫若自传.第四卷,洪波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章 以文会友 (第1/3页)

    二十一日的清早,参政会派的车子来了,是一部吉普车。借用的期间只有二十一与二十二两日,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大约因为二十二日的中午休战便要满期了,满期后的政协代表便无须乎再事奔走的意思吧?然而也好,像南京这样一座大城,有得一车代步,确实是很值得感谢的。

    这样一座堂堂首都竟没有电车设备。公共汽车少得可怜,因而也就挤得可怕。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靠着一条京市铁路,从下关一直穿到雨花台。靠着火车在都市中做交通工具,恐怕是世界上罕见的奇事吧。京市客车听说约略每三十分钟开行一次,在没有其他方便的地方,有这客车自然也很方便,总比走路或坐人力车快些,车费自然也比人力车公道。

    主要应该怪八年间的敌伪统治,是毫无疑问的。搞了八年,像这样平坦而广漠的都市竟没有搞出一条电车道,流行全世界的地下车道自不用说了。听说日本人的治华政策是北主南从,从南方吸取养料去培植北方。第一步是东北,第二步是华北,东北、华北的建设都很有可观的。这样便自然引起了南方普遍的凋落与北方城市的繁荣。日本人走后,择肥而噬的人因此也就忙着要去“接收主权”了。这一接收于是又把北方繁荣的城市大部分打成了一片凋落。由北而南的蹂躏者,我们知道是日本人,由南而北者的国籍倒真应该检查一下了。

    吉普车的司机是一位年青的朋友,他和我一样才从后方来,对于南京的路径丝毫也不熟悉。上午十点钟,我和费德林博士约好,要去访问他。为了找寻大方巷的苏联大使馆,我们在南京城里跑来跑去,足足找了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