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玉露  化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章 玉露 (第1/3页)

    1

    明天就是王欣鑫大喜的日子,说是欣鑫大喜,倒不如说是王小巧“大喜”。

    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太需要“喜事临门”了。

    王小巧长得虽说小巧,可干练的很,三下五除二便挂好了灯笼。

    村西头的老槐树上,橘红色的夕阳,映透粉红色的灯笼,勾调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光晕。

    王小巧迎望着灯笼,脸颊上映出一抹绯红,褐色的双眸里倒映着残阳的余晖。

    此情此景,恍如隔世。

    好像一眨眼功夫,女儿就长大了,欣鑫儿时的样子浮现在母亲眼前:

    “哭,成天就知道哭……”年轻的王小巧哄着儿时啼哭的欣鑫,“还想等着眼泪自己干了不成?”

    “不想”,小欣鑫仍是不停地抽泣着。

    “拿袖子一抹,泪就干了”,王小巧半开玩笑的说道。

    “擦干了,它还流……”小欣鑫含着稚嫩的哭声问道。

    “那就再抹一袖子……”,王小巧笑了。

    “还流……”

    “还抹……”

    往事浸着泪水,就是这样转瞬即逝,经不起回忆,更放不下割舍。

    2

    欣鑫出生那年,村里刘大哥家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天还亮堂着,小巧便拎着马扎,抱着欣鑫去人家里串门儿去了。

    她跟人家东扯西拉的挨到晚上,便顺势坐下来看会电视。

    有人戳记着,让“暴发户”王小巧也买一部,她总是摆摆手,“俺没钱”。

    “你咋能没钱?两个男人抓起腚来给你挣钱哩,你能没钱?”

    “俺没钱。”

    “瞎扯,光庞大海给你那钱,恐怕能买台带色儿的了吧。”

    “俺没钱。”

    ……

    有时候,上人家家里去的多了,王小巧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就顺手带上点新拉好的棒子面。

    那年冬天,央视热播《渴望》,每天晚上八点,刘大哥院子里就挤满了人,就连墙头上都扒着一个一个的小脑袋,碰来碰去的。小巧抱着欣鑫挤挤挪挪的,却也总能占到头排座位。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片头曲就如同“定场诗”,嘈杂的小院里渐渐安静下来。

    悠扬的歌声中,不时的夹杂着小欣鑫的几声啼闹,扰的周围人厌恶。

    小巧倒是习以为常。

    她坐在电视机前,不慌不忙,将胸前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儿从孩子紧握的小手中抽回来,撩到脑后,将栗红色妮子大衣上的金色大扣子一枚枚解开,露出草绿色暗花紧身收腰毛衣。这身行头,在那年头,比电视剧里的人还要鲜亮,还要气派些。

    王小巧把右脚盘在左腿上,把孩子平放在大腿上,熟练的撩起毛衣一侧的衣角,顺带将里面的纯棉内衬一起撩起。

    孩子张着大嘴,眼巴巴盯着,四肢不停地扭动,口中咿呀咿呀的叫个不停。

    当母亲的眼疾手快,赶忙往口上一送,孩子哭声戛然而止,眉宇间顿然舒展开来。

    小巧用左手抓住大衣的衣摆,在孩子的头上一挡,便抬起头来。恰时,电视中也才刚唱到“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

    就这轻巧的“一档”,原本围拢过来的目光,便不约而同的从小巧身上转向了《渴望》。

    日子久了,常坐在身边的刘大哥倒也不反感她。

    剧情随着信号天线辗转腾挪,小巧边看电视,边自言自语的嘟囔,“我看我就挺像这刘慧芳似的”。

    “你快散了吧,人家慧芳有两个男人追求,你都没人要了!”

    “哎,谁说小巧妹子没人要啊,来,跟哥哥回家当个小的吧,哈哈哈……”

    “村里二傻子还没结婚呢,你跟了他吧,哈哈哈”

    ……

    众人总能从小巧身上找到话题,七嘴八舌的,整个院子就热闹起来。

    “咋咋呼呼干啥,不看电视了?”女主人刘大嫂的一句呼喊,终结了笑声。

    她这一嗓子,也着实让一旁的刘大哥吓得不轻。

    3

    相较于村里的“普通妇女”们,王小巧这个外村人并不普通。她这个年纪,好端端两个男人说没就没了。

    发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