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15节谁听说过肺移植呢  追赶太阳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章第15节谁听说过肺移植呢 (第3/3页)

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历代王朝都很重视修建寺庙,以用其教义来统治人民。在辽金时期修建的华严寺、善化寺、以及观音寺都完好无损的保留在大同市内,尤其是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内的辽代塑像露齿菩萨,造型极其独特,菩萨口露香齿,尽展佛韵神情,这与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圣母殿’内,行不摇裙、笑不露齿的宋代塑侍女相比,显然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宋人受‘礼制’约束太深,内秀而不外露,而契丹人豪迈粗广,齿露芬芳,只能说是另一种美的体现。

    大同又叫‘凤凰城’鸟瞰整个古城的布局,好似一支舒展单翅的凤凰,南关为凤头,主城为凤的身体 ,北关象征凤凰的尾部,东关是左翅,唯独没有西关,据传说‘在古老的时候一位勇士用弓箭射掉了凤凰的右翅,所以,这只彩凤至今都无法飞走,只好留在这里保护这一方水土。大同是全国闻名的‘龙壁之城’至今保存完整的有九做。其中以大同九龙壁最负盛名,龙壁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建筑物,多用作建筑物的照壁墙,像皇宫、王府、庙宇门前,即可作为院落的屏障,又能烘托出建筑物的肃穆和华丽。大同九龙壁,比北京故宫皇极门前和北海公园的两座九龙壁都大。大同九龙壁,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明代初期王宗贵府的照壁墙。采用黄、绿、蓝、紫、黑、白、五色的琉璃瓦构件拼砌而成,巍峨壮观,光彩夺目,无时无刻不在为这做城市锦上添花。

    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煤都’之称,为了更快的把煤炭运出国门,于1992年全线竣工了,一条铁路专运线,大秦线,是由大同---河北省的秦皇岛,三期煤码头,它西起韩家岭;东至柳村南站,全长653公里,货运站点37个,列车重载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日均货运量100万吨以上,它的建成,有力的缓解了,南方地区煤炭紧张的局面。在大同周围的山上,岩石裸露寸草不生,西北风刮起山上的砂石裹挟着煤里细小的颗粒,无情的砸在人们脸上。在大同城内很少有人穿白衬衣,他确实不适合在这种环境里出现。谁又能想到如此恶劣的地理面貌,地下面却隐藏着几代人都开采不完的优质资源。大量成规模开采从明代开始,到清代中、后期政府鼓励办矿,当时煤矿开采的增多,大批的外地人来到煤矿,因此也形成了许多村落,如大同市左云县的店湾镇西沟村等。

    过去挖煤全靠人工开采,用人把煤炭从小巷道里背出来,窄的地方只能爬着进出,等到了大巷道,再用骡马驮上来,矿难经常发生。人们在用煤炭生火取暖时,却有没人发现,在城外的山坡上一个个的坟头那里埋葬着年轻的生命,矿工们有句俗语,‘三块石头夹着一块肉’。就连八十年代大型国营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也是1、5人。矿工们有个不成文的习惯,下班后不论有什么事,都要先回家打个招呼,这样家人才放心。做矿工家属,每天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一旦听说井下出事了,当班的家属们不顾一切地奔向井口、焦虑的等待着,在井下出事就是大事,而且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都是临时工,也就是民工。他们死后,按照国家的赔赏规定,付给家属一些钱,从此他们便像空气一样消失了。

    近百年来一直沿袭着人工打眼儿放炮掘进采煤的工艺。炮声响过,煤炭被炸下来的同时,大量的煤粉夹杂在空气中,采煤的民工们每天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等不到退休,绝大数人得了矽肺,每天喘息着度日,占地有个亲戚年轻时在大型国营矿上班,退休后回到老家,每天像拉风箱一样,老远就听见喘息的声音,从深秋到春暖半年的时间里,每天晚上不能躺下睡觉,只能半躺半坐,天越冷喘的越厉害,矽肺、除了肺移植,再没有更有效的治疗办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谁听说过肺移植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