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试(四) (第1/3页)
“铛——铛——铛——”
浑厚悠扬、庄严肃穆的景阳钟声自皇宫深处响起,穿透晨曦的薄雾,传遍宫城的每一个角落,也清晰地敲在每一位等候在丹陛之下的贡士心上。
这声音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原本就肃穆的气氛更加凝滞,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钟鸣三响,意味着天子銮驾已动,即将升座。
霎时间,丹陛上下,一片死寂,落针可闻,仿佛连风都识趣地停下了脚步。
身着各式品级朝服的文武百官早已按班次肃立两旁,如同静默的雕塑,只是这雕塑群中,心思各异。
在这片朱紫贵胄之中,工部郎中盛紘身着五品青色鹭鸶补子朝服,站在靠后的位置。
他努力维持着面容的平静,试图展现出读书人的沉稳气度,奈何那微微颤动、不知该往哪儿放的手指,以及时不时像被磁石吸引般、不受控制地投向丹陛下那群青衣贡士的、带着几乎要溢出来的焦急与期盼的眼神,彻底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我的儿,可千万要稳住啊……”
他心里默念着,仿佛这样就能将力量和好运隔空传递给儿子。
这场景,若是让家里那位性子爽直、藏不住话的王大娘子瞧见,定要笑话他“平日里教训子女头头是道,轮到自己倒像个没头苍蝇”。
而盛长柏则是身着更为清贵的七品青色鹌鹑补子官服,站在翰林院的队列中,位置比其父稍好些。
他面容沉静,目光低垂,看似古井无波,颇有几分他外祖,那位以端肃著称的王老太爷的风范。
只是,他那微微绷紧、线条比平日更显冷硬的下颌,如同磐石上细微的裂痕,显露出他并非全然放松,也在默默关注着自家那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七弟弟即将面临的这场大考。
然而,在文官班列的前端,靠近御座的位置,气氛则更为微妙。
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内阁首辅韩章老相公巍然屹立,如同定海神针,代表着清流文官的稳健力量,也是盛家如今在朝中隐隐依附的大树。
在他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位年约四旬、面容俊雅却带着几分深沉气度的官员,正是新近入阁、圣眷正隆,却也被韩章等老派阁臣隐隐排挤的萧钦言。
他身着绯色孔雀补子官袍,站在几位阁老之末,位置却颇为巧妙,既能清晰听到圣谕,又不至于过于扎眼,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中贡士,瞳孔里有种让人看不穿的幽深,仿佛寒潭一般。
数百名新科贡士们列队恭立于丹陛下,等待着决定命运的一刻。
这群年轻人,可谓是“千姿百态”,有紧张得面色发白、嘴唇哆嗦的,也有强自镇定、实则手心湿透的。
紧接着,紫宸殿内传来宦官清越而极具穿透力的唱喏声,悠长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力气,务必要让殿外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陛下升座——”
稍作停顿,让那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然后才是:
“百官朝贺——”
殿内顿时响起整齐划一、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声浪汇聚在一起,如同实质,穿透殿门,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心旌摇曳。不少年轻的贡士被这阵仗骇得身子一抖。
随后,唱喏声再起,带着一种宣告历史时刻的庄重:“宣——丙辰科贡士——入殿觐见——!”
礼官上前示意,在鸿胪寺官员一丝不苟、近乎刻板的引导下,贡士们再次整理本已十分整齐的衣冠,屏息凝神,按照反复演练过无数遍、几乎形成肌肉记忆的严格礼仪,依次、有序地步入那象征着无上荣耀与终极考验的紫宸殿。
那感觉,仿佛不是走进一座宫殿,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