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回来了,都回来了! (第2/3页)
    全年一共十三站,平均一个月一站,如此漫长的赛事,不仅对车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对车手同样如此。
    稍微拉跨一点,全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当然。
    投入的资金也非常高。
    根据主办方的要求,参赛车队不论如何,必须要有五辆全配车。
    一辆车20-30万欧元,五辆车就是上千万的投入,这还不包括前期的研发、调试费用。
    领克为了挖人,砸的钱比这多多了。
    既然花了大价钱,领克怎么可能不营销?
    不营销?
    那不是白花钱了嘛!
    聚会当天,领克的官方微博就陆续更新了好几条动态。
    第一条!
    报名成功!
    第二条,九宫格,现场开会图,李杰被放在了C位,配文。
    【WRC,我们来了!】
    微博发布后,领克还没来得及买热搜,两条动态的转发量就超过两万。
    接着,直冲热搜榜。
    【呜呜呜,回来了,都回来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驰哥,冲冲冲!】
    【哈哈,让小西八、小日子瞧瞧,什么叫全华班啊!】
    【楼上的,声明一下,领克车队不是全华班,很多技师、研发人员都是老外】
    【胡说!车手是华夏人!车子是华夏造的!这不是全华班,什么是?】
    【终于能在WRC看见驰哥了,我一定去现场!】
    【咳咳,现场去不了,我踏马看直播!】
    【……】
    很快。
    领克发力,#张弛WRC#的词条直接顶掉了#汪锋新专辑#,登顶热搜第一。
    相比于‘默默无闻’的CRC,WRC的关注度,不可同日而语。
    据不完全统计,WRC在全球的观众近十亿。
    跟F1,不相上下。
    当然。
    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
    大部分网友都是以鼓励为主,他们没想过驰哥直接夺冠什么的。
    毕竟,WRC考验的不止是车手,厂商也很重要。
    像丰田、斯巴鲁、现代、大众、福特、雪佛兰等车队都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
    在那些老牌厂商面前,吉利先天处于劣势。
    没办法。
    谁让人家发展的更早。
    先发优势太大。
    国内目前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