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60章 从此以后,这不再是你的专武了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2260章 从此以后,这不再是你的专武了 (第3/3页)

身高运动员的垂直支撑反力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峰值出现延迟,二是关节负荷不均。

    博尔特自然也存在。

    田径圣体可以最大化减弱这些负面buff。

    可要说完全没有。

    那也是在扯淡。

    米尔斯做过测试——

    从峰值出现时间来看,直臂起跑时,高身高运动员需先通过直臂推离地面耗时0.03-0.05秒,才能启动下肢蹬地发力。

    这直接导致垂直支撑反力峰值出现时间比平均身高运动员晚0.04-0.06秒。

    而理论上博尔特曲臂起跑时。

    肘关节弯曲90°-100°。

    支撑点距身体中轴线约25-30cm,小于直臂时为40-45cm,这样上肢支撑从“主动推离”转变为“被动过渡”。

    无需额外消耗时间完成直臂推离动作,下肢蹬地发力可直接启动。

    那这样。

    垂直支撑反力峰值出现时间提前至0.08-0.10秒。

    与平均身高运动员基本持平了。

    对于博尔特这个身高来说,持平了就是战胜了物理和生理的限制。

    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因为在削弱的情况下,他还能跑出这样的启动,如果持平了那还得了?!

    更不要说,从关节负荷来看,直臂起跑时,垂直支撑反力在下肢关节的分配会呈现“膝关节过度承载”特征。

    即便是博尔特会由于躯干过度前倾,髋关节弯曲角度≤90°,导致垂直反力在膝关节的分配比例达55%-60%。

    平均身高运动员只有45%-50%。

    膝关节受力峰值达3.0倍以上体重,远超安全阈值。而博尔特如果是曲臂起跑时,

    躯干与地面夹角就可以提升至45°-50°。

    髋关节弯曲角度就可以增至110°-115°。

    垂直支撑反力在下肢关节的分配比例就可以调整为:髋关节35%-40%、膝关节40%-45%、踝关节15%-20%。

    这样的话。

    理论上。

    博尔特膝关节受力峰值降至2.5倍体重,同时髋关节受力从2.5倍体重降至2.1倍体重,以此实现关节负荷的均衡分配。

    更不要说,在牙买加简陋的运动生物实验室中,米尔斯做了测试——

    生物力学建模结果显示。

    博尔特如果可以曲臂起跑,垂直支撑反力的“有效作用时间”。

    即反力大于1.5倍体重的持续时间。

    就可以从直臂时的0.12秒延长至0.15秒。

    延长25%。

    为下肢肌肉提供更长的发力窗口。

    蹬地时的冲量从直臂时的320N·s提升至380N·s!

    提升18.75%!

    直接推动起跑后3米处的速度从0.7m/s左右!

    再加上水平支撑反力的优化。

    缩短力臂,提升水平推进效率。

    水平支撑反力是推动身体向前加速的核心动力,其大小与水平力臂,从支撑点到重心的水平距离成反比。传统直臂起跑中,高身高运动员的水平力臂过长,导致水平支撑反力不足。

    而曲臂起跑通过缩短水平力臂。

    就可以比较轻松实现水平支撑反力的提升。

    比如直臂起跑时,高身高运动员的上肢支撑点距身体中轴线较远,会导致水平力臂,从支撑点到重心的水平距离达0.35-0.40m。

    根据力矩平衡原理,为维持身体稳定,水平支撑反力需控制在较低水平,否则易导致身体前倾过度。一旦博尔特曲臂起跑,支撑点距身体中轴线会缩短至25-30cm。

    水平力臂降至0.20-0.25m。

    水平支撑反力可提升至1.5-1.8倍体重。

    提升25%-50%。

    那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从水平支撑反力的作用方向来看,规避直臂起跑时,支撑点与重心的水平距离过长,水平反力易出现“向外偏移”问题。

    以此导致有效推进力,水平反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下降。

    可曲臂起跑不同。

    采取这个方法。

    支撑点更贴近身体中轴线。

    那么水平反力与前进方向的夹角≤5°。

    将有效推进力占比从直臂时的85%-90%提升至95%-98%。

    推进效率显著提升。

    运动捕捉数据显示,如果博尔特曲臂起跑时,他的水平支撑反力的冲量,会从直臂时的180N·s提升至240N·s。

    提升33.33%。

    直接推动起跑后3米处的水平加速度继续突破提高。

    而这些。

    原本的困扰他很久,一直都差临门一脚。

    原理上的攻克却在最后转过来研究赵昊焕,而不是苏神身上。

    突然取得进展。

    这让他突然明白。

    与其费尽心思去研究这个身高只有1米8出头的苏神。

    还不如全心放在和博尔特身高条件差不多的赵昊焕身上。

    这样。

    转换了视野之后,果然找到了突破点。

    再加上接近10年的积积累。

    终于突破了这两个原理的难关。

    让博尔特起码可以采取一个半曲臂的模式。

    或者是伪曲臂的模式。

    开枪起跑。

    而真正,完成这一次进化的。

    除了米尔斯这边。

    还有就是和美国实验室的合作。

    大量的数据体系,数据模型,以更高精度被开发出来。

    瞬间就解决了几个米尔斯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

    也就成就了眼下博尔特摆出了这个姿势。

    就连杨剑。

    看着。

    都突然脸色大变。

    仿佛见了鬼似的开口:

    “尤塞恩。”

    “尤塞恩.博尔特……他好像是……”

    “曲臂起跑???”

    声音不大。

    他几乎像是石子投入湖心。

    瞬间就在国内田径圈引起了深刻的共鸣。

    二沙岛作为标杆技术的身份符号形象。

    甚至一度有人宣传,是不是只有黄种人才能掌握这种起跑。

    曲臂起。

    头一次横空出世。

    在一个非黄皮肤黑头发的人身上。

    历史上的第一次。

    出现。

    而且这家伙。

    不是别人,却是人称田径圣体的黑色闪电。

    牙买加人。

    尤塞恩.博尔特。

    “苏。”

    “这个武器不再是你的专武了。”

    “我。”

    “也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