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42文忠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1542文忠 (第3/3页)

散衙前,正式奏疏就直接在内阁送进了司礼监。

    正事办完,大家三三两两告辞离开,值房里最后剩下的也就是江治、张科、张学颜和陈炌,算是魏广德在九卿里安排的人手。

    九卿占据四席,还是有权利的四位,已经足够分量了。

    “善贷,你觉得陛下会给张江陵什么谥号?”

    陈炌本来不算这个圈子的人,不过毕竟是老乡,有时候私底下见面也多,算半个圈中人。

    今日没急着离开,而是等到最后,其实就是想看看魏广德对后宫的影响程度。

    到这个时候,陈炌这个不党不群的人,也不得不考虑下站队问题。

    张四维、冯保他们下面那些小动作,作为都察院御史头头的他要是都不知道,那就太失职了。

    其他人听到陈炌直言相问,也都打起精神看过来。

    “大家不是都觉得‘文成’这个谥号不错吗,怎么还有此一问。”

    魏广德笑道。

    “旨意是内阁并礼部商议,但是你却把我们都叫来一起,不得不让人想到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陈炌看着魏广德笑道,眼中更是精光一闪。

    只能说能靠自己爬到左都御史位置上的人,看人看物都有独到的地方。

    从召集九卿商议,陈炌就看出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魏广德对礼部的商议结果是有异议的,只是不好说出口而已。

    魏广德下意识四下看看,屋里已经没人,而芦布则是在门外候着。

    几人见他的反应,自然知道陈炌猜测没错,于是也都好奇起来。

    张学颜就在想,难道皇帝是要给张居正“文正”的谥号?

    其实,这个念头,张科、江治也在考虑。

    “文忠”。

    终于,魏广德口中吐出两个字,几人闻言脸色都是微变。

    礼部给出三个选择,“文正”、“文成”和“文忠”,最低级的就是这个“文忠”。

    他们之前都往好的方面去想了,那想的陛下最有可能定下来的谥号,居然是礼部给出的最差选择。

    此事非同小可,足以说明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好,两人的关系似不是大家以前看到的那么亲密。

    没人说话,都在等待他的下文。

    魏广德笑笑,总不能说上辈子万历皇帝定下的就是“文忠”吧。

    不过,这个时候,魏广德还是得有自己的一番说辞才行。

    “其实,礼部的结论是合适的,赠文正太过,文成最合适。”

    魏广德开口就先肯定了礼部商议的结果。

    后世许多人为张居正叫屈,认为他当得起“文正”,但实际上他们又有几人懂的这年头谥号的含金量。

    谢迁和李东阳,那是特定时期才能获得的殊荣,比他们名声大,还是首辅的刘健为什么就没得到这个殊荣?

    《明史》中记载:“东阳以诗文引后进,海内士皆抵掌谈文学。健若不闻,独教人治经穷理。迁仪观俊伟,秉节直亮。”

    李东阳、刘健、谢迁三人同为阁臣,每个人擅长各不相同,他们共同协助明孝宗促成了“弘治中兴”的局面。

    李东阳能得文正,那是他常年提携后辈,所以死后官员都念着他的好。

    至于谢迁,那完全就是因为他顶撞正德皇帝,品行得到官员的认可,加之四十年宦海功绩。

    说到底,赠“文正”其实是文官集体打武宗皇帝的脸。

    此后,大明朝再无“文正”,至少到目前为止。

    “不过他们有顾虑,担心陛因此不喜,所以也把文正放在第一位。

    至于文忠,想来是礼部也有人不喜他,所以提出来过,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呵呵.”

    魏广德笑道。

    “那你怎么说陛下或许会选文忠?”

    陈炌急忙问道。

    “张江陵成为首辅是陛下冲龄,如今陛下亲政,自然对他忠不忠看的更透彻。

    文忠看似略次于文成,但或许更合陛下心意。”

    魏广德随口说道。

    有句话他不敢说,那就是皇帝也以此表达对张居正的不满,有揣测帝心嫌疑。

    太严格,所以学生只会在年老后回忆,而在此时,心中只有对老师的怨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