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5先倒张 (第3/3页)
,最起码大部分人都认可,皇帝才会下旨召入,所以麻烦事儿也少了
这次是张居正举荐,皇帝也照办了,可后续问题多多,再有人从中作梗,可不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不过这次,想来宫里很快就会把奏疏发出来才是。
离开内阁的时候,魏广德就想到了。
第二天,魏广德入阁办差,果然在不久后,皇帝身边的太监张鲸就带着潘晟请辞奏疏过来了。
皇帝御批,“准”。
魏广德看到奏疏,心里也松了口气,总算给人留了颜面,是发还潘晟的奏疏,而不是把那些弹劾奏疏发还。
魏广德接了旨意,向之前一样,亲自草拟了旨意,之后让芦布送去交给张四维。
潘晟罢黜的事儿也因此算是结束,他能够功成身退,摆脱了张居正泥潭。
散衙前,魏广德盯着暗自得意的张四维,不由脸上微笑。
现在的朝堂波谲云诡,那是这么简单的事儿,他如果就此满足,魏广德反倒有些看不起他了。
是的,别觉得此时的朝堂很安稳,魏广德其实早就心生警惕。
乱,很乱。
这就是魏广德给当前朝堂的一个定义。
随着张居正失宠的信号发出,许多人势必会在后面不断对张党之人出手。
现在,不过是一场风暴的开始。
魏广德不知道,他不经意的笑容被张四维看到,反倒是提醒了他。
是的,张四维可不会轻视魏广德,虽然现在皇帝亲政,可魏广德终归是隆庆皇帝选择的顾命大臣之一,也是朝堂上最后一位顾命大臣。
单就这一点,就能压制住他。
魏广德的笑容,看在张四维眼中,那就是似乎一切都在他算计中一样。
散衙后,张四维一言不发坐上轿子,脑海中还不断浮现魏广德刚才的笑容。
“难道自己的计划被他发现了?”
张四维心中不断思索,寻找可能的疏漏。
他的计划,只有他和张鲸,还有他找的几个科道言官知道。
这几个人,可都是他的忠心门人。
他亲信之人,只要没有参与此事的,他都没有告诉过。
张四维有些疑神疑鬼,却始终没想到到底自己在什么地方漏了马脚。
一晚上,张四维婉拒了所有过府的客人,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思索。
同时,也没忘记派人调查那些人,看是否有人最近举止异常。
魏广德哪知道自己的笑容,给张四维这么大的压力,还不知不觉给对方一个提醒。
张四维没想明白,也只好钻进被窝休息,毕竟明日还要办差。
只不过今日张四维的老婆却感觉身边人似乎怎么都无法入睡,在被窝里翻来覆去。
睡到半夜,张四维猛然坐起。
他发觉疏漏在哪里了。
他收张鲸影响,以为靠着永宁公主的婚事可以搞冯保,却忽视了宫里贵人的态度。
如果李太后真以为你女儿不幸婚姻降罪冯保,他早就该倒霉了。
倒冯保,其实关键不在冯保,而是在于张居正。
只有先倒张居正,最起码把他搞成是非之人,再对冯保出手较为稳妥。
毕竟,冯保涉及的许多事务,其实都有许多证据被指向张居正。
不得不说,当初张居正为冯保在前朝做了许多事儿,也留下许多隐患。
先弹劾张居正,再由张居正身上牵扯到冯保那里,似乎更加隐蔽。
而且,一旦弹劾张居正,列出起罪状,冯保势必要出手掩饰。
而这些掩饰,自然就是其涉案的证据。
最后,在把永宁公主的事儿拿出来,作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坐在床上,张四维此时感觉头脑异常清醒,把后面一系列布置都已经想好。
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还有没有必要如此?
其实,对张居正出手,是有一定利益的,那就是可以拉拢一大批对张不满的官员。
而且,对张四维来说,倒张并没有心理负担。
虽然都说他是张居正提携的人,可真正朝中旧人都该知道,其实张居正一直在压着他。
真正要提携他的是高拱,绝对不是张居正。
倒张,顺势牵出冯保,也对张鲸有利,因为这样就算事败也不会暴露出他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