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50火炮制敌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50火炮制敌 (第2/3页)

军则需要面对强大的织田氏及北条氏。

    德川家此时被归入织田氏阵营,所以兵部在介绍的时候并没有单独提及。

    实际上,德川氏此时在织田氏体系里,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军阀,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但处处受制于织田氏,以及以后的丰臣氏。

    知道丰臣秀吉在侵朝战争中输掉筹码,几近疯狂后,德川家才趁势而起,夺取了丰臣秀吉打下的天下。

    侵朝战争中,德川家的军队一直被作为预备队,没有大量投放到朝鲜战场。

    当倭国其他大名和名将损兵折将的时候,德川家反而在倭国一家独大,这其中原由倒是颇难以理解。

    因为按照道理,丰臣秀吉再傻也不会留下这么一个大隐患,而是会督促德川家出兵朝鲜才对。

    可历史就是这样,丰臣秀吉在朝鲜丢掉了他的主力,而德川家损失却微乎其微,完全替人做了嫁衣。

    接下来的讨论,更多就是刘綎和邓子龙询问本州岛地形,特别是他们需要攻占的城寨。

    职方司主事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都做了详细回答,回答不了的,刘守有表示也会尽快安排人查探清楚。

    “朝廷还需要石见地区的倭人?”

    在他们聊的差不多了,此次作战的将领对兵部制定的作战计划都无疑义后,戚继光才开口向张科问道。

    “他们是最好的矿工,否则朝廷就需要从各省招募,如此必然会遭遇阻力。”

    张科笑道。

    大一开始,兵部就没有考虑从国内送人过去挖矿,而是打算用倭人进行。

    所以一开始就以包围的姿态,控制石见地区周围,就是防止倭人逃难离开。

    “此次东征,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拿回倭乱我大明损失的财富。

    倭乱的危害,让我大明不仅损失大量财富,更是无数百姓惨遭涂炭。

    左渡金山和石见银山就是倭国对我大明的赔偿,而在我大明掌控两处矿山后,我也打算提议逐渐为江南曾经受到倭寇袭扰地区减免税赋。”

    魏广德这话算是有意识往外吹风,江南士绅阶层的实力是很强大的,有许多京官都出自那里。

    如果知道大明东征倭国成功后,会减少他们的赋税,想来他们应该会全力支持朝廷这次对外的军事行动。

    特别是吴地,确实因为张士诚的原故,大明朝一向对江南赋税征收极重。

    “天下赋税半江南”,不是在说江南富庶,而是在控诉朝廷的残酷剥削。

    而且,这里说的江南,并不是真正的长江以南的地区,而是只针对苏州、松江、湖州和嘉兴四府。

    苏州一府之地征收的田赋,也比它隔壁的整个浙江布政使司还多。

    此次张居正推行清丈田亩和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后,江南赋税并没有减轻,依旧按照明太祖定下的重税进行摊派。

    实际情况就是,江南四府田地赋税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重,这已经有引发当地自耕农破产的苗头。

    魏广德知道这些,自然也是因为在松江府置业的关系。

    想想,摊丁入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以为这会惠及大众。

    事实上也是如此,特别是那些没有田地的佃户,纯粹的无产阶级,他们可以彻底摆脱赋税的束缚。

    不过大明虽然已经步入“后期”,但江南依旧还有大量的自耕农存在。

    丁税摊入田地,等于让这些自耕农承担更重的税赋。

    而士绅,虽然也要承担一些,但人家家里有官员,现在朝廷不过是按照规矩免除役税,而免除的役税也要其他田地承担,这再次增加了自耕农的税负。

    于是,以前勉强还能维持的生活,因为新税法直接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境地。

    这显然不是魏广德想要看到的,江南富庶,那是因为这里工商业发达。

    农户在农忙时耕种,闲时进城务工赚钱,但赚的每一钱银子,那都是辛苦钱。

    但现在这些辛苦钱都不够填加重的赋税,只能被逼着卖田卖地。

    于是,适当削减江南,是整个东南沿海府县赋税就被魏广德提上议事日程。

    不能仅仅针对江南四府减赋,只是适当的削减一些,江南四府以前是不可能享受这样朝廷政策优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