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火炮制敌 (第3/3页)
的,而这次魏广德要给他们。
而这笔赋税的减免,就和东征挂钩。
东征成功,开始收取金山银山的出产后,江南沿海府县就开始减税。
魏广德自认为做首辅的经验比张居正还要老到,不管做什么,都选择给地方上一些实惠,至少要惠及部分地区。
这样,这种政令在朝堂讨论的时候,至少有个站他一边的基本盘,他们这些人会为了这些实惠和他保持一致的态度。
江南,一向是大明科举最厉害的地区,这里每届考生成绩都是出类拔萃,久而久之在官场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巨大。
这也是后来东林党一呼百应,轻易就能左右朝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想,朝廷大半官员因为共同利益结为一“党”,这种威势根本不容小觑,除了退避,谁头铁会选择迎难而上。
果然,魏广德话音落下后,堂内就有几人脸色大喜。
不用多问,他们肯定是江浙官员,听到魏广德要取倭国之财惠及乡里,自然非常支持。
张科早前听魏广德提到过,那时还是两年前,朝廷刚刚有东征倭国之意,魏广德就用金山银山刺激张居正、内廷。
在他们迟疑,担心遭遇朝中反对时,魏广德就说过,获得财富根据多寡进行减免赋税,就能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这也是张可她们一直相信此战必成的原因。
有减税这个“空头支票”在,江南官员才不会管战场凶险,他们只希望朝廷打赢,然后获得倭国钱财,然后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少交国赋。
“兵部是否已经把倭国所有情报都编订成册?”
魏广德看向张科,问道。
“已经抄录数份。”
张科点头。
“给各位将军一份。”
魏广德说完,就看向堂下几人说道:“关于倭国的情报,你们拿到后只能自己看,不准对外透露半分。
册子里关于倭国的记录,全部是朝廷机密,是锦衣卫冒着危险打探来的情报,极为珍贵。”
魏广德说到这里,眼睛盯着戚继光,说道:“此次东征,我属意由元敬担任东征总兵官,提督南北两军。
倭寇战力,元敬当清楚,这也是让你去的主要原因。
而且,倭国本土军队和你在浙江、福建剿灭的倭寇还不一样,他们更有组织性,特别是大规模使用铁炮,其战术能力丝毫不若遇步营鸟铳手。”
魏广德提醒道。
从锦衣卫刺探回来的情况里,魏广德不止一次看到倭国大名之间的交战,广泛使用火器击杀敌军,规模范围都极大。
甚至,其中还有车阵的影子。
比如织田信长就曾经布置半人高木栅栏,其后用铁炮手打击武田氏骑兵的记录。
此战,铁炮手大获全胜,震惊整个倭国,让倭国大名更加疯狂的扩充铁炮队。
见戚继光、邓子龙等人都面色严肃,魏广德又一笑,道:“虽如此,不过小国寡民而已,不足道哉。
他们虽然能铸造出丝毫不弱于鸟铳的铁炮,但在火炮上,他们差的很多。
我大明军中大量装备的大型佛朗机,到了倭国,他们都称其为‘国崩’,因为他们造不出强大的火炮。
所以,此次东征,交战时各将务必重视火炮的使用。
他们可不是乌合之众,别以为用鸟铳军阵就能击溃敌军。”
大炮,不管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超鸟铳。
所以,魏广德针对明军东征着重强调的,就是多用火炮退敌。
“魏阁老,倭国骑兵实力如何?”
戚继光问道。
“一般,实际上倭国骑兵战力不强,南北两军各准备一支骑营就足够应付了。”
魏广德开口说道,“战场比较狭小,其实并不利于骑兵展开。”
他们说话时,梁梦龙已经让人拿出基本册子,分别交给几个将领。
“蓟镇的车营和步营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旦东征不顺,立即登船支援。”
魏广德看向蓟镇总兵董一元说道。
这次,蓟镇军算是为东征准备的总预备队,万余官兵随时支援。
“末将遵令。”
董一元急忙抱拳答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