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87战场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87战场 (第2/3页)

    此时刘綎下达安抚城市的命令,结果就是出了仓库,看到本该休息的明军士兵从一户户倭国房舍里出来,个个都腰间鼓鼓,许多身上还披着、扛着他们看上的东西。

    “通知两个千总,把东西清理一遍。”

    刘綎对此也是视而不见,不过还是对亲兵吩咐道。

    不能厚此薄彼,这帮子该休息的丘八不休息,跑去发财了。

    那后面在城楼上站岗的士兵,轮到他们可就没什么收获了。

    对此,明军内部也早就有了潜规则,那就是先期收获的士兵要上缴一部分战利品,分给站岗执勤的营队。

    虽然东西少点,但大家也心理平衡点。

    最关键的是,这种事儿都是轮流来,主要还是靠运气。

    在富裕的城池里,就能大赚一笔,而在比较穷的城池,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大人,是不是让商人也进城?”

    亲兵小声问道。

    亲兵口中的商人,其实就是随军商贩,不要觉得商人会害怕战争而躲得远远的。

    实际上,古代打仗,随军商人一向都很活跃,他们会跟随军队行动,一般迟滞一两天时间,而他们的生意,就是收购士兵手上的战利品。

    同时,他们也承担保管甚至邮递的工作,帮助士兵把抢掠的钱财变现寄回家里。

    不用担心商人会不会贪财,而贪墨他们的钱财。

    想想就该明白,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贪墨这些银钱,他们的主要主顾可都是不要命的丘八。

    就算他们身后有军方高官做靠山,可到了下面,谁管你背景,杀了都没人知道是谁干的,就算带着许多好身手的护卫,可也不敢挑拨军心。

    将官允许他们跟着做生意,但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干出动摇军心的事儿。

    随军商人这个职业,最强盛的时期应该是唐朝,那时候唐军对周边除吐蕃外,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存在,商人随军行动,收购战利品的收益非常巨大。

    那时候的随军商人,那真的是不仅收购战利品,还通过驿递赚钱。

    你很难想象唐军士兵会在腰间缠着一串串铜钱上战场吧,那是真的不现实。

    通过随军商人变现,也是各营间分配战利品最好的办法。

    钱财,可比物资好分配的多。

    好处多,戚继光也不能免俗,何况这次跟来的商人,大多都是辽东商人。

    他们背后,还有魏广德魏首辅的影子。

    其实这些年,因为明军战力下滑,随军商人已经变成了边镇的做市商,收购明军打草谷的收获。

    也就是辽东商人因为和魏广德联系早,关系紧密,所以在和戚继光搭上线后,戚大帅几次扫荡草原,这帮辽东商人就充当起随军商人的角色,跟在明军身后收购战利品。

    草原的牛羊、皮毛等所有有用的物资,都是他们收购的目标。

    材料加工后可以卖钱,而生活物资如锅碗瓢盆这些,则可以高价卖回草原。

    “让他们上来吧,把城里的破烂好好拾掇拾掇。”

    刘綎听了亲兵的话,想想就点头答应下来。

    随军商人的存在,也是维持军队内部和谐的重要支柱。

    刘綎在津田乡巩固战果,分配收益的时候,从城里败退出来的四五千倭军也在城外逐渐汇聚。

    反攻城池,他们是不敢的。

    毛利家在出云组织过反击,但是都损失惨重,于是只能被动防御。

    站在一处山头上,津田城守备望了许久已经失陷的城池,只能无奈叹气。

    “收拢人手,我们去大田乡。”

    附近最大的城池就是大田,那里也有近万倭军驻守。

    他们退过去,也可以增加大田城防守的力量。

    而且,那里才有粮秣,不然几千人在荒郊野外,不用明军来打,几天时间士兵就会因为饥饿溃散,再难收拢。

    趁着现在军心还在,收拾溃兵退到下一个城池去,这才是保存实力的办法。

    随着护卫传令,武士们开始呼号士兵,简单整编后就带着他们踏上前往大田乡的路途。

    这群溃兵许多手里连竹枪都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