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仪式,道途,辉光 (第3/3页)
之后的场景。
他们计划构建的,不仅仅是一条单向通往辉光的“道途”,而是旁通曲畅、无所不往、四通八达的“道途”。
这里面继续出现了一些范宁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翻译的生僻词,譬如什么“Aeon”、什么“Pleroma”.
或者词汇本身很基础,但就算按语义翻译了,还是不知道意思,什么“Glorious Tower”、“Door”、“Awake World”.
对于第一类情况,范宁只得将其纯粹拼读,音译成“移涌”、“普累若麻”,对于第二类情况,那就暂时按字面意思直译,如“辉煌之塔”、“门”、“醒时世界”.
那么范宁如此强行一通翻译加上脑补,这条“道途”会先是将“辉煌之塔”中的关键节点“普累若麻”全部连接在一起,连入“辉光”,外沿则还会连接移涌中的环山、盆地、荒原.最后,甚至连通醒时世界!
然而,这么大的宏图伟业,就像把建筑修得很高很大一样,是有施工风险的,“道途”其实很容易坍塌崩坏。
那么想要稳定地构建“道途”,关键还在于竖立“支柱”!
但“支柱”又是什么?依旧没哪篇册子说得出来。
只反复强调竖立支柱的过程,是“一种终极真理的补全或完善”.
读到这里,范宁又遇到了“小学生难度词汇,但就是看不懂”的情况,他不得不叹了口气。
这些册子里说“支柱”就如同“Triangle”,后面几页出现了满篇满篇的“Triangle”。
三角形?
鬼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且,还有一张手绘的插图,频频出现在这些册子的各个段落间插处。
插图的主体是一位头戴冠冕、身着繁星披风的人类跨于牛背,左手将牛头高高掰起,右手持刃刺进身体。
牛的伤口处挂着一串葡萄,牛尾则被绘成了稻穗,侧方有猎犬和蛇蝎将其咬住,另外画面中还隐约绘有蛾子、狮子、月亮、火炬等事物。
“屠牛图?”范宁下意识冒出这么一个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