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露锋芒(三) (第2/3页)
摊业务是冷手抓热馒头,开始的时候不保证不出问题。”
“出问题不要紧,我给你做后盾。专项基金不仅业务量大,权也特别大。你看,科研费牵涉器材处、工艺处、设计处等技术部门。福利基金牵涉后勤处、职工医院等部门,折旧费和大修费以及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牵涉计划处、基建处和各个施工单位。这是我列举的比较大的单位,其他党政机关的专项花费都和这摊业务有关。跟你说这些就是一个目的,告诉你这摊业务比我的权都大,所以你必须要有颗公心,不能放松自己的政治觉悟。赵金根师傅业务没搞好这是事实,但他作为一名老同志顽强地坚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无私无畏,两袖清风,没有一点流言蜚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相信你也能做到这一点,在关键岗位上经受得住考验。上任之前,我送你一个字:公生明,廉生威。”
车宏轩点点头说:“我可以做出承诺。”
“在这种情况底下接管这摊业务,就好像上战场,冲上去了是英雄,牺牲了是烈士;临阵脱逃那就是狗熊,就是败兵!”
“我不会做狗熊,更不能当败兵!”
“好的,找周科长去报到。销售那边有什么疑难问题你还要照顾好。”
“好的,我马上去报到。”
车宏轩立即去资金科周科长那里报到,心里美极了。
资金室占了两个房间,一个科长三摊业务:流动资金管理,专项基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流动资金管理原来是周科长带着石文红一起搞,石文红调走后周科长又带个新毕业的女大学生。
专项基金原来是赵金根师傅一个人管理。
固定资产是一位姓付的女师傅管理。付师傅四十岁左右,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因为这摊业务工作量不大,她显得很轻松。
周科长整天埋头研究数字,每周都要给领导拿出经济状况分析,无暇东顾,对于专项基金和固定基金这两摊业务基本上不闻不问。
周科长见车宏轩进来,抬起头摘去老花镜,伸手去揪他那刮得发青的连鬓胡子,用夹杂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你是来报到的?”
“是啊,郭处长让我来接替赵金根师傅那摊业务。”车宏轩感觉周科长的态度并不积极。
“别人恐怕没这个胆量。你不要误会,我不是不欢迎你来,只是我对赵金根搞的这摊业务没有接触过,一无所知,帮不上你。”
“我也感觉无从下手。”
“我会给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你现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银行何代表那边有什么事我来办。”
“好的。”
“赵金根管理的这摊业务乱的不可收拾,经常跟业务单位打架,闹得我头痛,希望你能搞好,让我省点心。”
“您给我些指点,千头万绪,应该从哪里入手?”
周科长拿出一串钥匙递给车宏轩:“这是赵金根的钥匙,一会我们把他的办公桌和卷柜打开,把属于个人的东西交给处里。”
“好的。”车宏轩点点头。
“给你几点建议:第一、找出全部文件看明白;第二、在掌握了全部文件后,把前三个月的会计凭证拿出来,看看具体业务的处理技术;第三、把这些凭证和明细账核对,确定记账过程,然后将明细账和总账核对,一一核对清楚了,就说明原来的账目没问题,你也就找到了业务的突破口;第四、整个会计业务全部掌握后,再去跟各个业务部处深入到项目第一线,了解清楚钱花到哪里去了;第五、我会找郭处长尽快给你派助手,因为近两年国家拨款力度增加,除了业务量加大,还要经常去部里汇报工作,所以这摊业务不是一个人可以干的。”
“谢谢周科长指点,我得拜你为师。”
“不用客气,我们都是来各自家乡,目标就一个,好好工作。”
谈完,周科长带领车宏轩和他的弟子及付师傅打开办公桌和卷柜,把属于赵金根个人的东西整理出来交给处里孙大密。
车宏轩开始工作,他把卷柜里的文件夹拿出来摆到办公桌上,开始边看边做记录。
按照周科长安排,付师傅也过来帮车宏轩整理文件。
上午还好,除了工艺处,器材处金属科几个购置设备借款外没有其他业务。
下午一上班,基建处武处长带着手下金会计慢慢悠悠走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