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初露锋芒(三)  与春同行六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十二章 初露锋芒(三) (第3/3页)

    这位武处长大个,湖南人,新中国成立前干部。这个身份如果在一般单位那毫无疑义是老资格,可在这个公司,光长征干部就有二十多名,像他这种解放战争时期北上的干部,多得是,所以没有人理会他的身份。他自己也不在乎这个,多年的工作养成了他事必躬亲的习惯,整天的不是跑工地就是跑大楼。

    金会计是位漂亮的中年妇女,有一米七十的大个,白白净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露出机敏的灵气。

    “怎么赵金根师傅没了?这老伙计,个子不高脾气可不小,怕是像三国里的周瑜,生生气死的!”武处长进门嘴就不闲着。

    付师傅笑了说:“武处长,你可嘴下留德!”

    周科长给武处长让座。

    “哪天出殡?”武处长并没有坐在周科长让出的位置上,而是坐在车宏轩办公桌边上说,“赵金根同志虽然当会计不合格,但他可是位好同志,敢于坚持原则。咱们公司经理曾经在文化宫大会上表扬过他,说是他有个原则,叫桥归桥路归路,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买棺材的钱不能买药。”

    大家都笑了。

    “这是基建处武处长。”周科长介绍说。

    “你好,你就是刚上任的小车?”武处长坐在那里和站起来的车宏轩握手。

    “是的是的,武处长好!”车宏轩和武处长握手。

    金会计自己拿来一把折叠椅,挨武处长坐下。

    捏武处长说:“这赵金根一离开到是件好事——我不是说他死了是件好事——这种人,天底下没有,没办法沟通。基建处现在好几个项目不落实,该拨的款用你们东北话说叫做

    ie出水来也不给。李老板的施工队跑了,建筑公司的施工队开不出工资。你说这赵金根,榆木疙瘩脑袋——不开窍!”

    “这样,”车宏轩说,“请你们工程科的人把全部项目进展情况写个说明给我,请金会计把资金情况列个表给我,应该拨付多少,已经拨付多少,还有多少没拨。”

    “好的。”金会计点点头。

    武处长说:“这些个情况我们已经报了好多次了,赵金根手里有,你找找看。如果找不到我们一会就给你送来。可这些个情况不是重点,重点情况是每项工程都是为了争取到项目,不得不窄打宽用,到头来的情况是项项工程超支,要是按照赵金根的说法,超支了不管,那就没有一个工程能干完,这个情况是关键。”

    车宏轩说:“要把这个关键情况反映上来,具体那项工程超支多少要准确的预算数字,即便准确不到千,那也要达到万,这样我们才能向领导汇报。”

    武处长笑了说:“这个情况活神仙也搞不准,现在材料是一天一个价,没办法说得准。”

    车宏轩说:“要做出概算,否则我们无法平衡。”

    武处长还是笑呵呵地说:“那不行,这个情况我们吃过亏,搞出个预算就成了你们这些官老爷的把柄了,我们不能搞。”

    周科长见武处长聊个没完,便对武处长说:“小车刚刚接手这摊业务,你不要跟他讲太多,多说无益,还是给他留点时间熟悉业务。等他把业务都搞熟悉了,再深入研究你们的问题。”

    武处长像是没听见,继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个情况不了解,光知道记账,那还不是走了个赵金根又来个车金根?”

    付师傅被气笑了,说:“武处长,你就别说了,这赶上说大鼓书了,有什么用?”

    武处长还想说什么,后勤处周处长带着漂亮的经营科蒋科长走进来。

    后来车宏轩才知道,关于这一老一小有些传闻。

    就这样,各个关系密切的业务部门陆续来和车宏轩见面,整个下午他都在搞接待,别的什么都没干。好在父母给了他一个好身体,他只能晚上加班工作。

    有一天,车宏轩干到晚上十点多钟,徐总经理和李总会计师从楼上下来,见这个办公室灯还亮着,便推门走进来,见车宏轩还在埋头整理账目,便告诉他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

    车宏轩礼貌地站起身,谦恭地回答了两位领导提出的许多问题。

    这件事过去不久,在文化宫召开的干部大会上,徐总经理就公开表扬了这件事,但没有提及姓名。

    虽然没点名,可财务处都知道是谁。

    这令郭处长脸上有光,在财务处大会上公开表扬了车宏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