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赴死 (第1/3页)
“清军的两翼动了!”
代正霖疾步登上了前军的望台之上,他颤抖着挥动着手中的文书,激动道。
“东面,多尔衮也正在集结兵马,两白旗的旗兵几乎被其全部召集的起来,兵力超过一万五千骑!”
代正霖登上望台之后,先是立定站住,向着陈望行了一个军礼。
陈望同样举起了手,干练的回了一礼。
代正霖看到回礼之后,当下三步并做两步,直接走到了指挥桌上舆图的前方。
“济尔哈朗已经放缓了对于八蜡铺的攻势,他只留了万余蒙骑与镶红旗在西面压阵,主力正在转向!”
代正霖的语速极快,但字句清晰。
“现在,我们左翼的清军正在济尔哈朗的带领之下从西面赶来驰援的,济尔哈朗带来了正红旗、镶黄旗主力,还有万余蒙骑,合计兵马接近两万五千骑!”
“在济尔哈朗带领下,一部正在进往中阵左侧,另外一部正在向我军左翼外围运动,其意图很可能是迂回侧击!”
“同时,我军还需要警惕这一部份清军骑兵,可能对于中军部的威胁。”
代正霖从桌沿拿起代表着清军的蓝色小旗,快速的将其放置在舆图之上的各个对应的位置。
陈望沉下心绪,看向舆图。
舆图之上的形势在代正霖的布置之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面是济尔哈朗麾下正红旗、镶黄旗以及蒙古骑兵的厚重集群。
东面则是多尔衮两白旗展开的凌厉箭头。
在他们大阵的左右两翼,赫然出现了一大一小,两只巨大的蓝色蟹钳。
而那巨大的蟹钳仿佛下一刻就要狠狠合拢!
陈望抬起头,看向战场,两翼的清军骑兵确实是正在快速的向中央的地带涌动而来。
这虽然是他在命令大军前压之时,便早就已经是预料到的事情。
但是当真正切实的看到了大量的清军骑兵自两翼包抄而来,仍然是不由自主的感觉到了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
骑兵相对于步兵来说,给与人的视觉冲击感无疑是要大得多。
一万的步兵,列阵展开之后,实际上能够遮蔽的范围极为有限,带来的压迫感也并不多深重。
但是一万的骑兵,展开冲锋之势,万马齐奔之时,足以使得大地都为之震颤,人马相合,拉开阵势,足以形成步兵三四万人云集在一起的感觉。
其中之声势,不可谓不惊人。
哪怕陈望历经百战,十数万人的大战也经历多次,扬州之战与万民军主力决战,万民军共计有近四十万众。
勤王北上之时,虽然同样遭遇清军。
但是当时的清军主要还是以劫掠为主,一旦局势焦灼,便会放弃撤退,罕有会殊死一搏,所以陈望也没有见过数万骑兵冲锋而来的。
如今视野之中所见到数万骑兵自三面直冲而来,其声势甚至让陈望都为之皱眉。
沉闷的鼓声同样自清军的中阵响起。
陈望的目光向北,循声望去,果然看到了一杆正在飞速的移动着的明黄龙纛。
清军十数万人,八旗旗主、一众王侯,唯有一人,能用明黄龙纛。
而此人,无疑正是清国的当今皇帝,往昔的后金大汗——黄台吉!
“终于要下场了吗?”
陈望原本有些浮动的心绪在这一刻诡异的平静了下来。
“殊死一搏,背水一战……”
“呵呵呵呵呵……”
低沉的笑声从陈望的喉咙深处缓缓溢出。
陈望手按着腰间雁翎刀的刀柄末端。
“原来……”
“你……也就……这点本事?”
陈望的心中突然有些失望,远视着正北方清军仍然处于混乱之中大阵,叹息道。
“这大幕才刚刚掀开,我手中底牌都还没有打完,就已经把你逼迫到了这种程度?”
黄台吉此番亲身下阵,非是胜券在握的亲临,而是战局脱离掌控后的不得已为之。
陈望摇了摇头,他本来对于这场大战的胜负还有些忐忑,但是当他看到黄台吉亲临战阵之际,便知道了黄台吉已经是黔驴技穷。
不过仔细回想而来,这也是必然的事情。
现在黄台吉的处境,其实没有比历史上陷入十面埋伏的项羽要好多少。
甚至于起码项羽还有渡过乌江的可能,而黄台吉始终只有南下决战的这一破局之法。
清军基地薄弱,一直以来之所以看似强盛无比,如日中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