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八章:赴死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八十八章:赴死 (第2/3页)



    实则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女真的人口。

    实在是太少了。

    少到,哪怕是全民皆兵都还没有漠南蒙古诸部一半的兵力。

    少到,哪怕是将沦陷的辽土接连屠戮了数次,女真的人口仍然没有占据大多数。

    他们能够在随后的乱世之中入主中原,能够取得神州。

    其实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得益于农民军战略的错误,明庭内部的腐朽,甚至一些机缘巧合之下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举措。

    黄台吉确实是一位雄主。

    但是他受限于时代,很多时候,没有办法看破其中的迷雾。

    如果他曾经在扬州之战,看到过万民军是如何在最终陷入了溃败。

    如果他知晓靖南军真正的恐怖。

    或许,在此时此刻。

    他决不会犯下如此大的错误。

    但是这世间。

    从来都没有什么如果……

    宽阔的平野之上,让一切的事物全都一览无余,毫无遮蔽。

    靖南军的中阵,由八万七千余名军兵组成的巨大阵线,宛若一尊洪荒之时的玄武一般横亘在平野之上。

    清军已经开始行动。

    正面。

    前阵三万余名军兵,在八旗护军的压迫之下,颤颤巍巍的迈开双腿,形成了一条灰暗的浪潮向着南方缓缓而来。

    而在在这道灰暗浪潮之后。

    则是正黄、正蓝、镶蓝三旗的精锐马甲与步甲。

    这些八旗真正的劲旅,真正的精锐们,在此刻策动战马,保持着严整的队形,不疾不徐地压上。

    各旗精锐的护军营兵马已然集结完毕。

    他们簇拥着那杆明黄色的织金龙纛,宛若大雁一般的横陈在济宁东郊的旷野之上,冰冷的注视着前方,既是在威逼前阵的炮灰前进,亦是在积蓄着雷霆一击的力量。

    两翼。

    超过五万余满、蒙的骑兵汇聚在一起,宛若远洋之上突如其来的阴云一般,自东西两面奔驰而来。

    战马喷吐着白气,铁蹄叩击大地发出的轰鸣由远及近,仿佛天际滚来的闷雷,甚至引得脚下土地微微震颤。

    阵阵海螺低沉的声响,自各个骑阵之间此起彼伏。

    “咚!咚!咚!”

    震天的战鼓声萦绕在济宁东郊的原野之上。

    靖南军的战鼓声如同洪荒巨兽的心跳,沉重而有力地碾压过济宁东郊的原野,与清军阵中不断响起的海螺号的声分庭抗礼。

    广阔平坦的地形剥夺了一切诡计与迂回的空间,将这场决战简化为最纯粹的力量碰撞。

    面对这铺天盖地而来的三面合击,靖南军那玄武般的巨阵依旧在沉默着。

    前阵的中央的炮兵们仍然在有条不紊的为火炮进行着装填。

    “一发装填,二发准备!”

    “不惜代价,急速射!”

    一里多的远离,并不遥远。

    炮兵阵地上,军官的嘶吼声几乎被震耳欲聋的炮鸣淹没。

    炮手们汗流浃背,动作却快得惊人。

    清军前锋的轻骑已如潮水般漫卷而来,马蹄声如同催命的战鼓一般急速的响彻着。

    距离每缩短一丈,死亡便迫近一分。

    火炮的轰鸣变得近乎疯狂,几乎失去了齐射的节奏。

    在这一刻,连一直以来间歇不停的朔风都停止了。

    每一门火炮都在以极限的速度发射着,滚烫的炮身灼烧着空气,弥漫的硝烟浓得化不开,几乎将整个炮兵阵地吞噬。

    清军很快便能威逼到阵前。

    靖南军的大阵之中,负责掩护的甲骑已经策马出阵。

    清军的前锋的轻骑已经漫卷而来,势必要遏制靖南军的火炮再继续肆无忌惮的响彻着。

    这个时候,他们能做的。

    就是尽可能的快速的将炮弹打出,倾泻在清军的大阵之中。

    给予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们也不再需要去管什么火炮的寿命,去管什么炮管的过热。

    靖南军八万七千余将士组成的巨大阵线巍然屹立。

    枪刺如林,人影迭嶂。

    靖南军中阵前军。

    两翼的河南镇第六、第七两师。

    前方的长枪兵们紧紧握住手中的长枪,他们将枪尾顿入泥土,枪尖斜指向前方那片因万马奔腾而微微震颤的地平线。

    他们的呼吸沉重,混合了泥土与硝烟味的空气令人极为不适。

    但是再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