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日月同辉,昭万世之天命攸归! (第1/3页)
朝阳已完全跃出东山,而明月依然高悬西天,日月之光在这一刻交相辉映,将他挺拔的身影镀上双重光华。天光未启,层云如海。
梁父山颠,晨霭未散。
这座承载着秦皇汉武封禅记忆的神山,在熹微中显露出苍茫的轮廓。
封禅台依山势而建,三层圆坛象征天圆,以青白石砌成,每层高九尺,取九九至极之数。
汉白玉所造就的石阶垒砌守向上,每一阶都雕刻着日月星辰的纹样。
坛周环列十二座青铜燎炉,炉中松明熊熊燃烧,跳跃的火光将台基上雕刻的日月星辰纹样映照得清晰可见。
青烟直上,与山间晨雾相互交融,映出出一条条的雾龙,在玉阶上投下流转变幻的影踪。
坛周环列十二座青铜燎炉,炉中松明熊熊燃烧,跳跃的火光将台基上雕刻的日月星辰纹样映照得清晰可见,青烟与山岚交织,在玉阶上投下流转变幻的影踪。
自山麓至山顶,数以万计的甲兵沿着巍峨的山势肃然而立。
冰冷的铁甲映着初露的晨光,如同一条条盘绕在山间的苍龙。
盔上的红缨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形成一片望不到尽头的红色涟漪。
每隔十步便有一面赤红的日月旗,在渐起的山风中猎猎作响。
铁甲映着初露的晨曦,如同给这座源远流长的神山披上了一袭雪衣。
文武百官分别两侧。
文官着深衣博带,头戴进贤冠,手持象牙笏板。
武官身着明甲,腰悬金鱼符,按刀而立。
他们从祭坛下方一直排列到南天门,每个人的脸上都凝着晨露,却无人抬手拭去。
朝鲜使臣的鹤氅、琉球贡使的珊瑚冠,越南使者的麒麟官服,在人群中若隐若现,异域服饰上的金线在昏暗的天光下缓缓的流动着。
陈望头戴十二旒冕冠,玉珠垂肩,玄衣黄裳上绣着山龙华虫十二章纹。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东山,恰好照在他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山风掠过,带来松脂与檀香混合的气息,宛若神明轻抚。
陈望头戴十二旒冕冠,白玉珠串垂落至肩,随着山风轻轻摇曳。
玄衣纁裳上绣着山龙华虫十二章纹,这是自舜帝以来天子礼服的最高规制。
孤身一人,站立在封禅台的玉阶之下。
朝阳初升,清晨温和的阳光洒在了陈望的身上,为陈望驱散了身上残存的寒意。
山风徐来,携着燎炉中松脂与檀香混合的气息,宛若神明无形的抚慰。
留下的只有淡淡的清香。
九年征战,九载沉浮。
九度寒暑,九易春秋。
往昔的烽火连天、尸山血海,此刻皆已化作脚下的万里河山。
天下靖平,四海宁谧,天朝的威仪远播万国,九州疆域尽归统御。
苍穹放光,东方渐红。
随着那轮红日从云海中跃然而出,宏大的礼乐轰然奏响。
钟磬齐鸣,笙箫并作,这是历代皇帝登基所奏的古月。
朝阳喷薄,金光如剑破开层层云雾,向着四方倾泻而下。
伴随着赞礼官的高呼。
铁甲铮鸣如雷,红缨翻涌似海。
“万岁!”
山呼之声顷刻间充盈天地,在群峰间回荡不绝。
陈望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昂着头,抬起脚,踏上了前往封禅台的台阶,
一步一步,缓缓拾阶而上,他的步伐很稳,也很坚定。
记忆如潮水缓缓涌来,
崇祯八年。
他来到了这个令人绝望的末世。
所见所览,皆是萧条荒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树木枯焦,枝丫稀疏,见不到一丝的生机。
草石枯黄,了无生气,整片天地晦暗无比。
淳化大战,以孤旅破闯逆,晋游击。
腰间大带缀满玉珏,每一步都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一阶又一阶。
九年。
汉中大战,摧敌于野。
擒斩高迎祥,执掌汉中。
立军器局,革新卫所,大兴土木,定军山立志。
石阶上的露水渐渐消散,祭坛顶端的景象越来越清晰。
青铜鼎中的火焰在晨风中摇曳,将陈望的影子投在玉阶上,随着登高的脚步不断延伸。
十年。
平寇理政,厉兵秣马。
陈望抬头凝视着高耸的坛顶。
他所处的位置随着他的步伐在缓缓的上升,眼前的坛顶也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
礼乐声愈发庄严,编钟与笙箫合鸣,古老的曲调承载着千年的传承。
礼部的官员们垂首恭立在台下,绯色的朝服在风中微微鼓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