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日月同辉,昭万世之天命攸归! (第3/3页)
望的诵读声相和。
鸟兽应和,山风骤急,无数的旗幡招展飘摇。
陈望的眸光坚定,再度提高了声音,甚至压倒了天地之间一切的自然之音,清晰的传到了封禅台下一众文武百官的耳中。
“伏惟明神,歆兹明德,永绥兆姓,祚我新邦!”
“惟明灵是飨。”
伴随着陈望最后的声音落下。
礼乐的声响也在此刻到达了顶峰,而后骤然停止。
天地之间,只余下猛烈的山风,与旗幡卷动、森林起伏的声响。
“咚!咚!咚!!!”
昂扬的战鼓声随之而响起。
九十九面战鼓同时擂响,浑厚的鼓声震天动地。
巨大的角号随之长鸣,苍凉雄浑的号角声在群山之间响彻。
彻底取代了方才庄重的礼乐。
鼓手们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耀,结实的臂膀挥舞着鼓槌,每一次敲击都让鼓面剧烈震颤。
号手们昂首向天,脖颈上青筋暴起,吹奏着传承了千年的古老音律。
浑厚的鼓声与那苍凉的号角声,远比编钟礼乐的声响更为激昂。
千百年来,每当异族铁骑叩关南下,炎黄的子孙必会擂响这雄浑的战鼓,吹彻这昭示决绝的号角。
鼓声震响之处,总有汉家儿郎不惧生死,执锐北向,,面北而死。
号角呜咽之间,总有华夏英杰列阵相迎,以血肉铸就巍巍雄关,护佑华夏血脉薪火相传。
每一记鼓点都在诉说着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每一声号角都在宣告着这片土地永恒的尊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这战鼓与号角。
一次次唤醒沉睡的力量,让华夏文明在劫波中愈发坚韧,在风雨中不断新生。
而今。
当最后一声号角在山谷间回荡,战鼓的余韵仍在群峰间震颤。
松涛阵阵,如沧海潮生,掠过巍峨的封禅台,也拂过台下万千军将与文武百官凝重的面庞。
无数双眼睛,炽热而敬畏,共同凝视着那高耸入云的汉白祭坛,以及坛上那唯一的身影。
陈望立于坛心,山风凛冽而又清新。
陈望的目光垂落,凝视着祭坛中央那尊象征着社稷山河的玄色金杯。
金龙的纹路在曦光下流转着暗金色的辉芒,彷佛在其间游动。
陈望缓缓伸出双手,稳稳的握住了那樽承载着国运的重器。
而后,将其缓缓举起,将金杯托向苍穹。
“呼——”
山风于此刻愈发汹涌。
远处的群山仿佛都在回应着这一幕。
玄色的广袖如同垂天之云,在风中激烈鼓荡,猎猎作响,
朝阳冉冉升起,而明月仍然高悬于天际。
日月之光在这一刻交相辉映。
“朕!”
声浪席卷,压过了山林天地之间的松涛之声。
“皇帝陈望。”
“承天命,顺景望。”
“执干戈以靖四海,挥旌旗而清八荒。”
“今群凶殄灭,华夏重光。”
陈望的目光坚毅如铁,心如磐石。
“立国,大——宸!”
“建元,威曜!”
“愿我华夏,威曜万世!”
陈望雄厚的声音伴随着山风在天地之间回荡,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宸者,北辰也!”
“北辰紫宫,天之枢也!”
陈望握紧了手中的金杯,慷声而谕。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谓‘宸’!”
“汉唐之盛,已为陈迹,吾辈之功,必迈往古!”
“大宸之疆,当无垠无极!”
“大宸之威,应如日月光耀!”
广袖尽展,如玄凤展翼。
陈望的声音犹若洪钟。
“自今而后,寰宇秩序,当由大宸裁定,万国轨范,当以华夏为宗!”
“朕秉武承烈,以征不臣,必拓万里之疆,立不世之功!”
“整饬六师,躬行天讨,廓清四海,踏平不臣!”
“必使煌煌天威,远播八表,赫赫声教,遍覆九垓!”
“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凡有日月,莫不临照!”
“风雨所临,皆为大宸之土,江河所至,俱沐华夏之风!”
“使天下咸知,煌煌华夏,非复旧日之沉睡,已为当世之雷霆!“
声落,风止,万籁俱寂。
唯余至尊之音在群山间回荡。
封禅台下。
史官缓缓落笔:
“江山光耀,谓华夏之威仪显赫。”
“日月同辉,昭万世之天命攸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