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千古之豪迈,无与伦比的作品。 (第1/3页)
一首关山月,让黄纶忍不住疯狂的吹捧起来。
要说整个大汉,第一刘吹的人是谁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是黄纶了。
他对于刘南的作品,那是每一首都惊叹,每一首都不遗余力的吹捧。
不过嘛,也只有刘南的作品,才能让他如此吹捧,并且还没有反对。
确实没有人反对,如今大汉吹捧刘南,早就属于正确的选择。
怎么说呢,没办法人家就是这么有才,就是这么厉害。
你能说什么呢?
哪怕那些娱乐圈的人,恨死了刘南了,可是也不敢站出来,说刘南一句坏话。
他们如今,因为刘南的原因,工作困难了,粉丝没了,热度没了,挣不到钱了,可以说简直就是杀父之仇。
换作另外一个人,早就被他们群起而攻之了。
可是啊,这个人是刘南,大汉现代圣人,大汉唯一一个诗圣。
如今,粉丝数量全球破十个亿的人物。
如今,就刘南这个名头,我怕是价值都会超过一万个亿。
可以说,刘南这个名头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如今大汉首富窦英的名头了。
因为价值太不可估量了,因为人家是圣人。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站出来说刘南的不是。
你只要敢站出来,那么你就要做好被刘南如今大汉超过七个亿的粉丝攻击。
还有大汉文学界的所有人,都会对你进行攻击。
没有办法,这就是刘南的地位,再加上他人已经去世了。
不得不说一句,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在感叹,他娘的这个刘南如果没有去世的话,他一定拿不到这么多的荣耀。
他的地位,这绝对没有如今这么高。
这就是为什么说,从来没有活着的圣人还有传奇之类的。
而在这首关山月结束以后,直播并没有停留下来,随后镜头切换,瞬间就再一次来到了新的一堂课。
“各位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一个人,这个人是我大汉历史上一个非常传奇的人,他就是杨欢。”
随着直播间里面,刘南这番话一出来,瞬间无数人激动了起来。
而其中,最激动的还要数艺管会的第一会长杨昭。
“什么,诗圣先生,讲到了我家先祖了吗?”
这一刻,杨昭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他颤抖着,看着直播间里面的刘南,听着刘南的话。
不怪他激动,实在是这对他们家太重要了。
杨昭所在的杨家,在整个大汉,都属于一流家族了。
虽然比不上吕,霍,卫,田等等顶级世家,可是也是一流的了。
而杨欢这个人,就是杨家的传奇老祖了。
说真的,他们杨家的人,可以说是属于从小就听着自家老祖宗的传奇故事长大的。
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因为边关的一些问题,他愤然投军。
最后成为了大汉的一个传奇将军,更是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件,那就是坑杀了吐蕃十万军队,俘虏了吐蕃的右王。
逼迫吐蕃退军,并且签订了二十年不扰大汉边关的条约。
这就是杨欢的传奇人生,也是无数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大汉传奇将军。
虽然比不上卫霍二人,可是也是大汉当时的顶梁柱了。
所以,此时此刻,整个杨家的人都激动了起来。
“哈哈哈,当初我给笔站方便,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一天?
竟然能够为我杨家的老祖宗,争取一首诗圣作品。这可真的是,因果循环啊哈哈哈!”
不怪杨昭如此兴奋,你要知道这可是诗圣专门题诗啊!
并且以后这首诗,就会直接和他们杨家绑定在一起。
只要这首诗,还在流传,那么就绕不来他们家族。
所以,杨昭此时此刻,才如此的兴奋。
而这一刻,很多人都忍不住嫉妒了起来。
“杨老二,你这真的是让我嫉妒啊!
该死的,诗圣为你家先祖题诗,妈拉个巴子的,这样的好事怎么就没有我家呢?”
杨昭的一个好友,此时此刻直接打电话过来吐槽了起来。
“哈哈哈哈那个啥,没啥的也不算什么,不就是一首诗么?
这个真的没什么……哈哈哈哈哈不行了,你让老子笑一会儿,我真的太激动太惊喜了,实在是忍不住了。”
好吧,杨昭的这个朋友,骂骂咧咧的挂了电话。
说真的,如今一些世家,最期待的就是今晚的这场直播了。
一旦诗圣为自家写了一首诗,那可就太好了。
如果诗圣刘南还活着,只怕如今他家的门槛,都被这些人给踩破了。而就在杨昭兴奋的时候,这个时候刘南正在和学生们说这件事。
“杨欢将军,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将军了。
他的那种大情怀,那种为国为民的大胸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向往。
一介书生,最终威慑吐蕃二十年不敢动一步。
这样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所以各位同学们,我专门为了杨将军写了这首诗,我希望你们也记住,更加希望你们记住我对于杨将军的形容。”
说完,刘南让开了身子,随后这首《从军行忆杨将军》的诗就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这首诗一开头,就直接让所有人震撼,又或者让所有人,都回到了那个年代。
看到了一个年轻人,听到了一条消息,内心的那种愤怒,那种不甘心,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心中自不平啊,是的就是这种不甘心。
凭什么,我们这些书生,就要眼看着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家呢?
所以,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醉生梦死呢?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京城,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所以啊,我他么的就直接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杨昭此时此刻,深情的看着直播间里面的那块黑板。
深情的看着这首诗,嘴里忍不住喃喃细语了起来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啊!这个或许,就是当年老祖内心的真实写照吧?
多谢刘南先生啊,终于有人给我家先祖,写了这样一首诗了。”
就在杨昭感叹的时候,突然似乎一道若隐若现的声音出现了,并且直接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面。
而这道声音,吟诵的就是这首诗的内容。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