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4章 胡斯派的黑圣杯与“首都卫士”战车营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14章 胡斯派的黑圣杯与“首都卫士”战车营 (第1/3页)

    当天晚上,月光不太明亮。因此,明军的营地里,额外增加了不少照明,在夜幕中十分醒目。

    虽说休息,但这边集合的军队,也戒备很严。

    由于计划中,可能需要长时间行军,乃至进入敌国境内客场作战,因此,杰士卡在北上之前,就专门进行了筛选。所以,虽然数量少了一些,但留下来的人,士气和纪律都不错,能够一直严格执行条令。夜间的战斗,也完全可以应付。

    之前制定统一训练标准的时候,他们就专门要求,各地官府在组织民兵训练的时候,要对士兵进行评估和分类。那些健壮有勇力、家产比较充裕,也乐意离家战斗的人,会单独进行登记。

    参考塞里斯古代的经验,民兵的训练以两年为周期。这种名册,也会两年修改一遍,确保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抽出一批机动力量,响应朝廷的调令。

    在审定计划的时候,郭康其实表达过担忧。他提醒说,这个制度,其实给了审核人员极大的权力。谁是富户,谁有勇力,要承担远征的职责;这些人是不是真正自愿,还是被硬塞进来的……这些问题,都没法保证,甚至会过度加强地方的权力,导致有司一手遮天。

    当年,王安石改革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一连串的恶性后果。不知道这边,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情况。

    不过,杰士卡等人调研之后认为,应该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

    大宋那种冗官的问题,在吴藩看来属于奢侈的烦恼,因为直到现在,虽然已经开了好几轮培训班,甚至频繁派人到大都进修,学习行政知识,但对于迅速扩大的国土来说,还是严重不足。

    像之前黄林县那种情况,可谓比比皆是。哪怕把朱洪武合罕的制度整个搬过来,也是没用的。因为就算像他当初改制那样,把地方的财权、司法权、军权分开,也会因为合格的官吏不够,不得不允许他们兼职,最后还是各种权力一把抓。

    吴王想要复古搞周礼,一直被不少东方来的人,认为是读书读傻了。但在这边,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因为在欧洲,尤其是阿勒曼尼地区,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政权是否封建,而是大家连封建制都玩不好。

    吴王刚来这边的时候就发现,当地连个系统化的爵位体系都没有。阿勒曼尼国王宫廷里的礼仪官,都很难记住,国内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爵位和爵位体系。哪怕是推行周礼,至少可以把这堆玩意给规范一下……

    而且,吴藩一开始就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口号,翻译过来,意思大致就是,封君要履行封君的责任,封臣要履行封臣的责任,否则,就要进行谴责和追究。由于这边的奇葩领主和贵物国君实在太多,正经一点的贵族都容易受不住,因而支持他。

    在很多地方,吴王府的基层官员,实际上就是有任期的领主。甚至,担任官吏的人,也依旧是一批原本的小领主和骑士,不过爵位头衔换成了吴王设定的卿大夫之类的名字。

    不过至少,是以职务和管理能力为核心来选拔官员,而不是以世袭爵位为核心了,所以,在一些破落小贵族看来,就有了很大的上进空间。朱文奎也觉得,塞里斯和大明的名号,只是提高信誉的一种锦上添花的东西,其实主要是靠这个来吸引人才的。

    因此,虽然名义上是大明的一部分,但吴藩现在,大概也就是个更完善的封建政权,和老家那种官僚制帝国还差得远。有没有这个筛选士兵的制度,其实都不影响,因为当地官员本来就是一手遮天的……

    当然,和塞里斯不同,欧洲很多地方,土匪和强盗多得惊人,而且有很多贵族加入——甚至匪帮本事就是贵族兼职的。所以,规模一点都不小,专业性也不差。

    另外,在阿勒曼尼地区,很多地方开发的程度也很低。庞大茂密的黑森林,一直是个危险而混乱的区域。按郭康的说法,恐怕得等到蒸汽和炸药技术完全成熟,才会被彻底解决。

    在阿勒曼尼地区的各种民间文学里,森林往往都没有什么田园山水的风情,而是刷新各种怪物的藏污纳垢之所。因为现实中,里头就是有很多匪徒潜藏,还不断有人,因为种种原因,需要逃离统治秩序,因此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