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7章:无神论者  战锤:以涅槃之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947章:无神论者 (第1/3页)

    大远征历194年,x月x日:泰拉危机与荷鲁斯战争的五年前。

    就像我说的那样。

    早在大远征结束前,我其实就已经意识到了混沌的存在。

    这一点,还要多亏那位蜘蛛女皇。

    她正是我在亚空间之路上的启蒙老师。

    嗯……

    虽然她自己可能并不会承认这个说法。

    但无论如何,摩根本人的态度并不影响我对她的感激之情。

    甚至可以这么说:除了我的基因之父福格瑞姆之外,阿瓦隆之主便是我在这个银河中第二个尊敬的人。

    至于帝皇?

    我想他并不需要我们的敬意。

    事实上,我在冥冥之中有种感觉。

    帝皇不仅不需要我们的敬意:他其实也不太需要我们本身。

    这种想法很奇怪。

    但我相信,如果时机成熟,人类之主也许并不会恋栈不去。

    在我与帝皇短暂的相处中,他给我的感觉不同于任何一位统治者与皇帝,他并非是权力的野兽,反而更像是我这种喜欢不择手段的科学家:我相信帝皇对于权力是没有任何兴趣的,也相信帝皇会在背地里进行一些连我都避之不及的罪恶实验。

    至少在亚空间的道路上,他肯定要行走的比我们所有人都更远。

    他的真面目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冷酷。

    就连整个人类帝国,恐怕也只是为了实现他心中一个更伟大的目标的道具而已。

    这一点体现得其实很明显,让千万人甘愿为之流血的大远征,在帝皇眼里只是不值得让他多停留哪怕一刻钟的麻烦,他重视的东西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截然不同,他也从未想过与我们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又或者他曾经有过努力?

    那种努力叫做帝国真理:那便是帝皇梦想实现的伟业之一。

    不过,显而易见的,他的梦想无法得到银河中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根据我在帝皇之子和破晓者两个军团的观察来看,帝国真理的前景比我想象的更黯淡,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独立自主的想法和决心,他们会更愿意服从于一个绝对的强者。

    即便是在更开放的远东,对帝皇神教的崇拜也绝非是偶然现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在所有的基因原体里面,洛嘉也许才会是能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像我这种人的宝贵。

    我对帝国真理的信奉,并非是来自于对帝皇命令的盲从,而是深思熟虑后,选择相信人类之主所解释的世界之道,我知道帝国真理的本质不过是谎言,但是这种谎言却比宗教的诚恳要更接近真相:只要我能揭穿帝皇到底想用帝国真理来遮掩什么,那么我便会触及到万物的终点。

    我不是一个会低头祈祷的人。

    而我也相信,真正的银河,是帝皇留给像我这样的人的。

    这也是我会尝试缔造禁军的原因所在。

    禁军是一种高贵的工具。

    而我,有资格拥有他们。

    不过,在此之前:我必须先确保我的脑子不会成为亚空间的下一个目标。

    ……

    如果有人问我,我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亚空间正在腐蚀我的话。

    答案很简单:

    在我成功了太多次之后。

    说得再具体一点:自从我开始将亚空间之力引入到我的实验中后,有关于亚空间的项目发展便开始突飞猛进,研究进度快到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向来以狂躁多变而闻名的亚空间元素在我的实验室中却异常乖巧,而且很多时候都会彰显出极高的智慧和巧合性:它们恰巧就能抵达我需要的位置,精准地达到一个正正好好的刻度,而当我罗列出了数千种实验办法和替换材料时,真正的答案往往就潜伏在最上面的几张纸上。

    很多时候,我只要伸出手,预期的目标就会自发地跳到我的掌心。

    这一切实在是太幸运了。

    仿佛我并不用心的简陋手段,就足以降服亚空间的狂躁,仿佛我循规蹈矩的实验记录就是真理的道途,仿佛整个银河的命运都在这一刻决定了我的天命所归:将第三十个千年中最伟大的科学发现,送到了我注定标榜史册的名字面前。

    如果是其他人,如果是我在第三军团当中的任何一个药剂师同僚,他们都会被这种巨大的成功冲昏头脑,对亚空间的无知和对自身能力的骄傲不满,会让他们本能地无视掉任何不妥当的因素,将一切通通归功于自己完美的个人能力。

    很遗憾,帝皇之子中到处都是这种人。

    但我不是。

    我的事业越是顺利,我在内心中所积攒的担忧越多,我的进度越是飞快,在我背后的冷汗便越是茂盛:因为我清楚的意识到眼前的一切并非出自于我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远远超出了我个人的掌握,他们不再是我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了。

    而上一个我不能完全控制的东西,刚刚拆毁了我的整座实验室。

    想看清这一点并不困难。

    虽然我是优秀的药剂师,但同时,我是个更杰出的科学家。

    而对于一名科研人员来说,他最熟悉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失败。

    失败,才是科研的常态。

    挫折如空气般司空见惯,弯路与歧途更是赖以为生的食物和水源,一位科学家将他的一生都投入到一个伟大的项目中,却在晚年时发现自己其实走入了误区,找到的是完全无法回头的死路:这样的事情在科学的历史上简直数不胜数。

    哪怕对于我个人而言,倘若能在进行成百上千次的样种实验后得到成功,都已经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喜事了,更多时候,即便是是实验完了所有有可能的样种,迎接我的依旧会是一无所获的现状。

    我必须从头开始,有时候甚至会将数万个样种来回筛选四五遍甚至更多次,才能得到让人勉强满意的结果。

    这才是科研的常态。

    也是能让我感到安心的发展。

    而现在的这种一日千里,根本不是我如今的水平和条件能达到的。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一种更加强大的力量正在悄悄地插手我的实验。

    而考虑到这种异样,是在我决定将亚空间元素引入实验后才发生的:那么罪魁祸首就已经很明显了。

    它们甚至没打算隐藏:它们只是在等待我会什么时候发现,或者无法伪装下去。

    而我则是在关心另一件事情。

    我该用什么样的学名:来命名这种被我刚刚确定了具体存在的新事物呢?

    也许,用摩根大人曾经喃喃自语过的。

    混沌?

    或者:神?

    ……

    不。

    我拒绝承认这一点。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神】。

    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神】。

    ……

    至少,在背后关注着我的这些眼睛。

    它们绝对算不上是【神】。

    ……

    在我意识到它们存在的那一刻,这种观念就已经深深的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