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3/3页)

动物世界。

    一个无限向下的恶性循环,让这些昆仑奴,始终处于巫蛊部落制之下,无法有效的建立秩序。

    建立父子关系,就是建立家庭关系,而每一户,每一个家庭,构成了社会的最小单元,所以大明整个社会架构,都是建立在父子关系的基础上。

    一旦这个关系从稳固到脆弱再到瓦解,那大明整体社会架构,走向崩塌,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它的完整和健康,直接关系到了社会整体稳定和发展。

    其实儒文化里有更加直接的描述,《礼记·大学》就直接点明: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好自身的德行,才能让家庭安稳,如果连家庭都无法安稳,一定无法治理好国家,更不可能辅佐天子治理好天下了。

    “西洋商盟已经筹建,诸位可有建言?”王家屏说起了户部最近办的大事,环太商盟的成功,让大明短暂的摆脱了因为市场不足导致的产业危机,同样给大明完善内部市场,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西洋商盟,是在环太商盟的基础上,进行的尝试。

    “失之我命,得之我幸。”高启愚看着王家屏,讲了讲自己的看法,石油黑金,当然可以成为西洋商盟的核心商品,但这个核心商品,需要开发的时间太久了。

    高启愚这话,是在降低陛下、朝廷、万民对西洋商盟的期待,哪怕是稍有成果,扩大一点棉布、铁锅、瓷器、茶叶的市场,都可以让各方满意了。

    王家屏想说什么,最后什么都没说出来。

    这高启愚确实不讨喜,说话太直接。

    “工部最近对京广驰道已经修成的路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堪舆,确定了问题三百六十四处,正在进行修整,预期在一年内完成修缮,在两年内通车。”工部尚书曾同亨向大臣们汇报了工部今年的主要工作。

    京广驰道在驰道贪腐窝案查清楚后,对所有路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排,发现了因为偷工减料造成的许多问题,并且积极整改,这可是不容有失的大工鼎建,再出问题,就要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了。

    修驰道的银子是有数的,可人心的贪欲是无限的,人挪用了修驰道的银子,放进了自己的腰包里,驰道就没有银子可用,工程出现问题,理所当然。

    这就耽误了京广驰道的工期,本来预计今年年底可以通车,但是因为修缮,大概要拖到明年了。

    朱翊钧听闻曾同亨如此讲,立刻说道:“事缓则圆,京广驰道兹事体大,晚一年,朕等得起,大明也等得起。”

    “但这修好了,反而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遗祸无穷,耽误货物流转,更耽误应对天变,慎重一点好。”

    朱翊钧曾经专门下过圣旨,不要为了赶工期而赶工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才是朝廷最终目的,只看工期,是对工程的不负责,更是对匠人的不负责。

    “臣遵旨。”曾同亨拱手行礼领命,陛下不怪罪,这就是最大的好事。

    实际上,曾同亨过年前后,一直不知道怎么跟陛下说京广驰道需要延期的事儿,今天召开了廷议,曾同亨多少有点豁出去了,否则到时候不能如期交付,还漏洞百出,更没法向陛下交代了。

    陛下给的明确指示,让曾同亨吃了颗定心丸。

    兵部尚书梁梦龙将一本奏疏拿了出来说道:“兵部最近对九边军屯卫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丁口普查,对所有军兵进行了确籍,确定在籍军兵一百余万人,其余不在籍的军兵转为民户。”

    “陕西进行了一次尝试,确定了戚帅所言,军屯卫所并不能转变为营兵制。”

    兵部用了三年时间,确定了戚继光的正确性。

    对军屯卫所进行确籍,确保军兵的俸禄发放到位,是万历十五年新政的一部分,当时兵部觉得,营兵这么好用,就直接把军屯卫所营兵化,变成职业军人。

    兵部失败了,戚继光是对的,当初戚继光就一直拦着,不让做,一来做不成,二来大明需要保持足够的卫军规模,来补充营兵。

    就像是大唐的府兵制一取消,安史之乱就来了。

    戚继光戎马一生,他太清楚了,职业营兵,能养现在这个规模,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想要把边军也变成营兵制,根本做不到。

    兵部终于明白了,军屯卫所本身是生产大于军事征伐,军事征伐并非主要目标,营兵主要职能是征伐,而非生产,这是一次嘉靖年间虏变倭患,产生的分工。

    这个本质上的区别,让军屯卫所转化为营兵,难如登天。

    “尝试嘛,成了自然好,不成也无碍。”朱翊钧则是满脸笑容的说道,他知道兵部的这次尝试,也知道很难成功,试一试也无妨,大明有这个容错的冗余,又不是万历初年,修个皇陵还要倒欠11万银。

    朱翊钧看向了所有人说道:“戚帅上奏,还京营总兵印绶,举荐了李如松为新任总兵,戚帅你来说吧。”

    戚继光坐直了身子,沉默了一下,才开口说道:“身体是最诚实的,容不得一点谎话,尤其是我这个岁数,大家也都看到了,我现在消瘦了很多,军伍征伐,乃是国朝大事,不堪重任,还是让贤为宜。”

    身体是容不得一点谎言的,戚继光已经无法维持他壮硕的体态了。

    这年头大医官对糖毒消渴,也是束手无策,就只能饿。

    饥饿是一种酷刑,因为体脂率不断降低、训练量减少,戚继光已经无法维持自己的肌肉规模,现在他这个看起来有点瘦弱的身躯,一层薄薄的脂肪,已经撑不起大战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戚继光打十个正值壮年的士大夫,还是没有问题的。

    戚继光反对陛下增重刷脂扩大肌肉量,因为反复增重刷脂,就完全模仿了战场环境,打仗前,吃个将军肚,打一仗变瘦,如此反复折腾,一定会有糖毒消渴的症状。

    “我觉得我行!”李如松闷声闷气的说道:“因为陛下说我行!”

    戒骄戒躁的李如松,完全当得起帅才这个称呼,他觉得自己可以,当此大任。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的眼神里,都有些无奈,戚继光交还帅印,能拦着陛下的人,又少了一个。

    戚继光作为帝师,作为万历维新功臣,他其实是有自己想法和主张的,偶尔也会劝说陛下在戎事上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

    比如陛下就想一战灭掉倭国,就被戚继光拦住了,可以发动第二次灭倭战争,但毕功于一役,就有点太瞧不起倭国了。

    但李如松就不一样了,李如松没多少自己的想法,皇帝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和申时行的情况类似,陛下和张居正可以互相拍桌子,申时行可不敢,也不能跟陛下拍桌子。

    廷议全票通过了李如松担任京营总兵,这件事也没什么好争执的,主要是有戚继光看着,暂时出不了乱子。

    “大学堂严出。”申时行拿出了奏疏,面色凝重说起了召开这次廷议的主要目的。

    “完全没必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完成学业,上岗了,自然就什么都会了。”曾同亨立刻说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