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面包  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面包 (第2/3页)

贫一把抓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朝廷对扩大领土的事非常谨慎。”朱先烯回道,“我们每打下一个地方都是需要治理的。崇祯朝往后的岁月里面,我们除了对两京一十三省进行了全面的治理之外,再有覆盖到的就是安南、朝鲜之类的地方了。”

    换而言之除了秋海棠之外,朝廷实际作为核心领土所扩张到的地方,就只有内附的朝鲜和国除之后的安南。这两个地方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异域,因为它们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立过郡县。

    “总之,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朱先烯做出了决定,不过他又想起来一件事——他搞研究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

    刚才说搞饮食结构的比较研究,这个可以往后放放。眼下倒是有个计划可以立刻部署。

    “商洛,问你个问题——古埃及文字,其实是表意文字是吧?”

    “嗯可以这么说。如果说我们的文字是‘表意文字’的话,那么埃及文字也算是这种程度上的表意文字了。”

    表意文字是个统称。实际上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被称为六书。

    其中,有些部件一开始具有其他的意思。比如寺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是【行走】和【手】两个意符的组合,意思是拿着东西走,引申为侍奉、治理,或者拿着东西走。

    所以大理寺、光禄寺,这里的寺就取其非常古典的意思,和甲骨文中的意思一致。

    到后来,为了区分“治理”和“拿着东西走”的意思,把后者作为“持”区分了起来,加入提手旁表示其和手有关。这个尚且是在寺字本意上的发展。

    但是之后的【诗】这样的字,就完全是在把寺字当做声符来用了。因为在汉语发展的早期——或者说在许多语言发展的早期,语音要先于词汇出现。当某个概念的发音成为惯例之后,那就有必要给他找个字了。

    埃及的“表意文字”具有类似的发展历程。一开始确实是严格地表意,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表音的符号越来越多。埃及最后的文字,归于三种字体。

    第一是圣书体,用来石刻文字中,其中较为严格的保留了古埃及文字中表意的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