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四章 王全安其人  千禧大导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一十四章 王全安其人 (第2/3页)

实际上这部电影就是走苦难路线的,怎么苦难怎么来,女主角二妹的家里人强迫他嫁给愿替家里还钱的男主角,结果她不愿意跑了,到了县城里又遇到了同时劈腿好几个男人的渣男。

    然后她又对县城失望,回到农村嫁给了那个男主角,结果婚后繁重的劳动、枯燥的生活和酗酒的丈夫各种苦难来袭,儿子也重病缠身。

    总之就是整个人生都是悲惨绝望的,然后电影中大量渲染西部农村的落后、封建、农村人的坏、没有上进心,性格扭曲等“特点”。

    而这部电影对外宣传的说法是,这是一部聚焦华夏农村题材的女性电影,由一群来自世界各国的工作者,自愿追随王全安深入到华夏内地最偏僻贫穷的北部农村,克服了很多困难拍摄完成的。

    瞧瞧,这说法多好,不知道的还得给这些充满“大爱”的外国工作者磕一个呢。

    然而,这部电影是在2004年拍摄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1984年呢!

    从《惊蛰》之后,王全安就找到“荣誉密码”了,又拍了一部讲述穷苦蒙古族妇女图雅迫于生活的艰辛,带着残疾的前任丈夫巴特尔一起征婚的电影《图雅的婚事》。

    这部电影一举获得了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之后他再拍摄的几部电影,都是与华夏底层女性的悲惨、困苦爱情故事有关,包括令他真正在华夏内地出名的《白鹿原》电影,根子里也还是在讲社会压迫的那一套东西。

    拍一部两部,吴渊可以理解,毕竟玩艺术的导演嘛,都爱这个题材。

    但从出道开始,就一直拍这个题材,那就真配不上“金熊”这个级别的导演了。

    国内真正优秀的,能拿欧洲三大的导演,不管是张一谋还是陈凯戈又或者王家卫之流,谁不是不断尝试新题材啊?

    只抓着这穷苦人民的悲惨爱情一个劲拍的王全安,真论艺术水平,绝对是比这些真正的大导演差远了的,哪怕在和他同代的第六代导演里,也算不上优秀。

    王晓帅也不只拍爱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