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民意在哪一方呢?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67章:民意在哪一方呢? (第1/3页)

    但很快,随着这种形式主义大于实质内容的上书成为风潮后,萧政、岳红翎、六部尚书、九寺卿正门才意识到了太子殿下这般作为的真正意义了。

    意义其实就在问政本身上面。

    东南之地一直都是大乾最为富裕之地,也一直都是大乾读书人最喜欢的地方。

    同时,也是大乾世家大族、富商、豪商最多的地方。

    因为东南这边的物产丰富啊!

    西北、北地、东北之地有什么?

    最多就是一个牧场,产量最多的是羊、羊毛。

    倒是如今的朝廷,正在大力开发燕云之地,邸报上也报道了这里要开荒,燕云的黑土地也是一片肥沃之地。

    以后说不定也能成为东北之地最大的粮仓,养活更多的百姓。

    可是这不还没开发出来嘛。

    而太子殿下为什么要南巡?

    还不是因为东南这边的世家大族在这一次的海商发展上,在中兴大乾的道路上,违背了太子殿下的意志,开始和朝廷唱反调嘛。

    这才是太子殿下南巡的根本用意。

    那为什么要来一场东南问政呢?

    因为这个时候,太子殿下来到金陵,是对世家大族展示出一个态度,他们是不可能完全掌握东南之地的民意,也是不可能完全掌握东南之地的民心,更不能掌握舆论。

    所以,即便是这种明显形式主义的问政,也依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成功。

    很多人一辈子没见过皇帝,也考不上进士,这次能代表一个州、一个县,领着一群家乡子弟见到监国太子,当面提出意见,哪怕话都说不利索,却依然还能从形式角度被接纳,并得到礼遇,恐怕已经是人生巅峰了。

    这也确实是他们的人生巅峰,因为以后可能就很少出现这样的大型问政场面,就算是有,那也不如这第一次来得激烈,来得高大尚,来得有意义。

    既然如此,那他们所代表的身份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从而在见到了太子殿下,在提出了意见,在被记录在册之后,带给他们的声誉、名声、心境也会不一样。

    可以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