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民意在哪一方呢? (第2/3页)
些人从此之后,必然会成为太子殿下坚定的拥护者。
为什么?
因为他们会觉得,太子殿下之所以英明神武,大乾之所以中兴,那肯定是有着他们的一份功劳。
他们就要誓死扞卫这一份功劳。
谁说太子殿下不好,那就是在说他们的眼光不行,说他们提出来的建言不行。
这还得了。
肯定是吐口唾沫,淹死他。
这就是民心所向、举世可敌!
等到了第二天,依然是如此,行宫外的金陵城大街上,三百余处地点,排着长队。
提完了建言的百姓,也都被劝说着,回去继续耕种了。
不过嘛。
走出金陵城的他们,多少挺起了腰杆子。
咋说,这一次也坐在了读书人的面前,说出了一番道理来,被记载下来了。
咋说,这一次也是见到了监国太子殿下。
咋说,这一次也算是堂堂正正地参与了东南问政大会,给监国太子提出了自家的意思。
咋说,这一次回去,那也是能和父老乡亲们说道说道。
监国太子啊,是他见过的最仁义的君子了。
就这样,一连两日,监国太子和六部尚书、九寺卿正一起几乎是见完了两浙路,大部分江南东路、岭南道等地的人,很是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士大夫的虚荣心,也让东南之地歌功颂德之声渐渐明显起来。
不过嘛。
随着两天下来,随着那些前面探路的人,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参与了问政之后,一个一个挺起腰杆子,一个一个夸赞这一次的东南问政大会,夸赞太子殿下仁义,夸赞大乾,夸赞文武百官。
萧政也就看出苗头来了。
东南问政,意义非凡。
大哥的手段当真是让他感觉到了一种从内心深处而散发出来的佩服。
真的很佩服。
因为他当初接受了东南之地以后,还有一些欣喜,觉得自己掌握了大乾最大的粮仓,掌握了这等富裕之地,就能够壮大自身的实力了。
谁知道,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