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大儒辩经,新学和儒学之争 (第2/3页)
出来的新学的理念,以及随着各项实验的开展,很多东西得以验证,就算是飞天也都在进行着,张久陵也就真心想着推行新学。
因为他看得出来,新学肯定会为这个疆域辽阔的大乾,会为前古未有之明君太子殿下,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盛世的到来,本就会伴随着学文、文化的辅佐,乃是相辅相成。
要不是有着张久陵这位三朝元老,本身也是一位大儒,新学的推行必然是更加缓慢的。
而为了不让张久陵成为众矢之的,也知道新学的推广必然不能过于急躁,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所以萧奕就允许儒家一些大儒在邸报上发表自己的文赋,以此来宣扬自己的观点,就算是在邸报上宣扬儒学,他也是愿意,毕竟,堵不如疏,开民智嘛,每一封邸报,都会有读报员,久而久之,百姓们肯定能从上面听到一些道理,学到一些道理,不会像是以前一样。
这也是为何,盖文达这样的大儒,没有直接去京师,在长安城的皇宫前伏阙上书。
多少要给太子殿下一点儿面子嘛。
当然啦,他已经八十多岁,算是古来稀的年龄,能够混到这个年龄,自是知晓人心。
真要是去长安伏阙上书,那必然就是一个你死我活。
太子殿下如日中天,而他已经是一个两只脚都入土的人,怎么可能还会和太子殿下硬刚。
人情世故也是一个大学问。
此番,也不过是借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跟太子殿下展示他的‘刚大之气’。
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了。
实际上,随着盖文达这一声报名,非止是万众瞩目,整场全有些骚动之态,而太子萧奕也难得失笑,并面露期待。
他其实也很想看看,这个名传天下的大儒,也是如今儒家的代表人物,这一次在他面前,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新学推行的并不理想,其中自然有着儒生们的抵抗,大儒们的反对,儒学的深入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