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皇权不下乡 (第3/3页)
冗官问题,朝廷的官员们也在他的说服之下,重视此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今已经减少了差不多两千多个职位。
朝廷一下子就完成了瘦身,几乎是所有的官员,都是各司其职,每个人的职位上,也都有着他要负责的事情,要承担的责任,做的不好,或者是出了什么事情,那是要问罪的。
当然,也有大臣们站出来支持,毕竟,再成立一个税务部,多一位尚书,那就多出来不少官职,这里面,绝对有着很大的利益是可以争一争的。
比如,真要是建立了税务部,那肯定会有一场人事调动。
自从废除丞相之位,三省也没了。
六部直接面对监国太子,而六部尚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动了。
一些人,还是免不了对权柄的追逐。
当即不顾狄晏的不满,直接就站出来,称赞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表示单独成立一个税务部门,可以很好地方便朝廷征税,也能有效防止有人偷税漏税云云。
而紧接着,连户部尚书戴光都站出来了,表示赞同把单独成立一个税务部门。
不过嘛,萧奕却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步子迈的有点儿大了。
下面,狄晏等人,和戴光等人直接就吵起来了。
萧奕也没有阻拦。
现在时机没到,以后肯定是有机会的。
“好了,孤也知道,如今大乾刚刚太平,以此东南问政,也足以看出来,大乾如今还是人心躁动不安,没有真正的看到朝廷中兴大乾的决心和毅力,以及能力。”
“这时候,还是要以稳为主,先休养生息,慢慢地发展,慢慢地改革,给所有人一个缓和的余地。”
“新建立税务官署,这件事情以后再议,如今时机还不成熟,不过嘛,诸卿也可以想一想,负责收税的人,应该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能力为佳呢?”
现在不能建立一个单独的税务部门,那总要培养布政使司们收税的官吏的能力吧。
总要对收税这个关乎国民的政策,能够很少地事实,而不是成了苛政猛于虎。
戴光连忙躬身道:“殿下,臣以为收税的人,首先需要识字,懂术数。”
“否则的话,连姓名都不会写,算账都算不明白,怎么可能收得好税?被人蒙鬼一样哄骗罢了。”
“其次,在理论上收税的人最好是外乡人,或者跟本地不相熟的人,否则,很容易受到各种关系的掣肘。”
“最后,收税的人,一定要刚正不阿,也要两袖清风,不能经受不住诱惑,被人利用,走上了贪污的违法犯罪的道路。”
“还有一点,如果是要税收人员常驻乡里,无论是什么人,住的久了,经年累月间,都会被当地人影响、同化,继而变得跟现在的里甲制度无二的。”
识字、懂术数、廉洁、异乡人。
其实,这也是戴光在提拔为户部尚书,在当年的第一次京察天下,开始恢复赋税的时候,便一直坚持的原则。
不然,当年也不会很快就能完成千前一年赋税的补缺,以及当年的赋税清缴。
不能在这时候组建税务部门,那也要对户部现有的税务官吏们进行职责划分和明文规定。
这样一来,也能先整顿税务官吏,明确他们的责任还有他们的行为准则,慢慢地把税务进行划分、细分、明分,这样,也能为以后建立税务官署打好基础。
萧奕开口道:“自古以来,办事的都是人嘛,再好的政策,都需要具有相应素质和能力的人去执行,才能保证政策不走样。”
“否则,哪怕提出政策的初心很好,最后在下面的人手里,都会走了样。”
“戴卿所言,官吏收税需要做到四点,识字、懂术数、廉洁、异乡人,也确实是道尽了税务相关官吏的行为准则,道清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税务官吏。”
“很好。”
这就是萧奕到现在还重用六部尚书的原因,他们一个一个也都有才能,也都能胜任在废除了丞相制度之后的六部尚书之职。
大错没有,小错也很少。
就算是他在外亲征,也能保证大乾朝廷能正常运转。
这才是真正的肱股之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