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8章:贤王、春闱、父子,少年大乾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308章:贤王、春闱、父子,少年大乾 (第3/3页)

有了儿子。

    虽说,有一些还没长大,更没有在成家之后,还是一介白身的。

    但是他们总归是要长大,总归是要和狄晏的儿子一样的。

    这叫做感同身受。

    所以啊,听说了此事之后,大家也都劝着狄晏,看开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们若是有才能,那也能治理一方,为国出力。

    若是没什么才能,那在他们的教导之下,就是当一个小小的县尉,一个主簿,也是没什么问题吧?

    最后,还是萧奕在早饭问政的时候,和狄晏谈论了一下‘育儿经’,更是在之后,出了一篇骈文。

    少年大乾说。

    嗯。

    太子萧奕还是发挥抄书技能了。

    用这一篇骈文来作为劝学,作为激励当下的大乾年轻人,一定要为大乾之中兴而读书。

    同时,在邸报上也就官员之子、士族子弟、富商之子、工匠之子、农民之子,写了一篇少年大乾论。

    这个大乾,终究是要交到这些‘子’的手中,官员之子也好、农户之子也罢。

    若是能悉心教导,必定会成才,也必定会从父辈的手中接过家业,接过大乾。

    所以,大乾的发展,也就必不能忽视他们。

    官员之子不能参加科举。

    这并非是彰显官吏清明之举,而是迂腐守旧之象。

    若是官员之子中出现了治世之才,岂不是就此埋没?

    随着萧奕的早饭问政,随着少年大乾论出世。

    狄晏虽然一时拉不下脸来,但也没在阻拦儿子。

    等到了快要春耕的时候,还是狄晏的儿子率先踏出一步,带着老婆儿子回了家,主动认错。

    而这之后,狄晏也就开始细心教导,为此,写了好几篇‘育儿经’。

    狄家家训,一时间,也风靡大乾。

    人人称赞。

    开春之后,萧奕有批示安西都护府宣抚使魏元忠和安北都护府宣抚使在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

    他自己也努力研究治河的水闸之法、束水攻沙之法等治水之策。

    受此影响,今年春闱的学生们几乎是都抱着《河渠书》、《禹贡图》研读,实在抢不过同行的就来一本《水经注》。

    看来,不管是时代如何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是变不了的。

    后世的公考,那不也要紧跟时政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