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你这些能力,读书真能读出来? (第1/3页)
“快快说来,”袁绍在主位上坐下,招呼逢纪在眼前来,两人相对而坐,差人在外以辛料香料煮茶以待。
“先生稍作,待茶煮好之后,与我一同吃茶慢谈,如今进冬,不必忙碌于公务,可稍作些西矣。”
袁绍说话平和沉稳,颇有厚实的魅力,令人听来极为舒适,而且他待人接物十分大气,从不吝啬钱财礼遇,是以士人多喜来拜会相谈。
两人相对而坐,含笑而视。
逢纪体偏富态,个头不算高,胡须叫长,眼角较小,面色红润,笑起来颇为慈和,交谈时让人有喜意。
且,他是自南阳跟随而来的最初那几人之一,除逢纪之外,还有许攸。
初到冀州时候,凭借的就是逢纪的智谋而立足,所以一直以来颇为重用,两人秉烛夜谈的次数也不算少。
彼此是稍有情谊的主臣。
“先生,知我心忧之处?”
袁绍面带微笑,开门见山的问道。
“自然,略能思量一二,”逢纪乐呵呵的笑着,谦虚道:“明公在北,建树颇多,如今正是当乘胜追击的时候,所得城池、辎重,皆是远超他人。”
“如此优势,多少诸侯可望而不可及也,数年之后定能成就伟岸之业,只是,现在袁术如此书信,实际上便暗示明公,态势不同往日矣。”
“曹操在一年之内,壮大至此,周边诸侯莫不能敌,当引为劲敌以灭,不过,他当初未曾渡河而跟随明公,其实便也占黄河以南发展,那时我们就已商讨过,会及如此。”
“并无二致,只是他成功了而已。”
逢纪笑着,表情还是很悠然自得,并不觉得是什么大难临头,也没有如袁术信中所说,当引起重视。
袁绍听闻这话,也是深以为然的点头,慢慢的坐得悠然,成竹在胸耳。
“说得对!”袁绍当即笑道,“先生之言,茅塞顿开呀。”
“曹孟德不过是达成其略而已,并非是夺得大略,而我何尝不是?”
冀州一地,就已经足以比肩徐、兖两地,何愁也。
逢纪笑道:“故而,在下认为,这是袁术远交近攻之略,想邀明公,以费心南面,如此一来可以阻隔明公取北地,拖延壮大之势。”
“二来,可令威胁曹操之后方,令其分兵,这样一来,他便能够尽攻曹操之兖州,但……”
逢纪说到这,稍稍停顿思索了一下,有些话似乎不好说出口来。
袁绍顿时追问,“先生快说。”
“但是什么?如今在我屋内,无他人在场,出君之口,入我之耳,无需顾虑。”
逢纪装作惭愧低了低头,笑道:“其实,在下猜测袁术也非是为了与明公一起南北夹击,方才写此书信。”
“在下得探报,在匡亭时候袁术已为曹操大败,驱赶数百里至扬州躲避,杀袁遗方才稳固地位,和明公乃是有嫌隙的。”
“他应当,是驱使明公与曹操先写相斗,好抽身去夺刘繇,再下江东之地,可领江东诸多英豪士族相随,若是可成,袁术当占据南部近乎所有水乡,何等可怕?”
“那时候,他的势力才是不下于明公也,而曹操虽近年有勇,但若明公为山,后将军为水,则曹操居于山水夹缝之中,赖以存活只盼山不倾覆,水不洪涝而已。”
袁绍上身微微仰起,舒适的在坐榻上挪动了些许,脸上多有沉思之色。
此言,妙哉。
此局势已一眼可见清朗。
袁术驱此书信,一为讲和也,二则也是为了能离间和我曹操的关系。
如今大家关系虽然微妙,但是却也不是到撕破脸皮的时候。
当初讨董众联盟者,如今割据一方,明为平贼扶汉,实则是占据地盘发展壮大,坐拥土地图称诸侯。
而汉帝,可还困在长安囹圄之中。
如何能兴兵内战邪?!
袁绍深思熟虑之下,对当下局势已经颇有决断,“不理袁术便是,回他一封书信,只与其稳固关系。”
结果这话刚说完,逢纪就连忙摆手,颇为恳切的立身拱手,言道:“不,在下是认为,这书信既然是送达了明公之前,当然也会透漏于曹氏,那么曹操虽然不知明公心意,肯定也会有所防范,兴兵囤于濮阳也。”
“这样一来,这态势不就紧张了吗?我军边境,就算不攻南面,那也要防范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