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4章 撞大运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354章 撞大运 (第3/3页)

尔泌河由北至西再南,途径砖头洼,全长二十四公里……

    第三组由杜队长负责,从甘井子到海斯台,再到沟脑,再到柳沟村……这一段比较长,全程近五十公里,河道也多:七子河、官营河、柳树河……相关资料待会发给各队负责人,我再强调几点……

    测绘我不用讲,大家都知道,关键是钻探:取土要深,最好一米以上,最差也要辩识浮层、生层、熟层,以及间歇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安全:三个队都要经河道从山西麓绕到山东麓,而且气候不太稳定,一定要注意安全……

    卫组长、姚组长、车组长分别为各组提供技术支持……程老师负责化验,当天土样当天完成……”

    程立权头皮都麻了:三个队,每天取来的土样得以“公斤”计。问题是,人都分配完了,怎么看自己都是光杆组长?

    就那么一小试管一小试管的验,自己长十八只手也验不完。

    看李定安停下话头,程永权忙举了一下手:“李老师,化验组,是不是就我一个人?”

    “谁说的?”

    李定安环指了一圈,“资料交给方志杰一个人就行,小田和小蒋都能帮你(女资料员),舒静好也不忙……况且各队不是时时都需要技术支持,卫组长、姚组长、车组长也不是天天都要跟队,再加我和马所,八个人都不够你用?”

    程永权忙笑:“够用……够用……”

    有李定安在,其它人都等于是累赘,甚至他这个组长在不在都无所谓……

    几位当地的协助人员算是看明白了:李老师这是要把男人当驴使唤,把女人当男人使唤?

    听说时间太紧,非常赶进度,倒也情有可愿。

    剩下的却有点看不懂了?

    能被派来协助,都是内行,而且野外考古的经验很丰富。但就队员们知道的,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和李定安的程序不一样。

    先收集资料,包括遗物资料和遗址资料,比如瓷片、窑砖、窑瓦、煤渣、烧土残留等等。

    然后依据实物资料圈定大概范围,再进行地理调查,然后再根据地理信息筛选,进一步缩小范围。

    最后实地堪探,也就是取土观察,以及化验。

    李定安却反了过来?

    不,更像是把前面的步骤全部省略了,感觉他很确定,窑址范围就在他列出的路线之内……

    “那些河道是怎么回事?瓦碑河、七子河、柳树河、官营河……好像没听过?”

    “都是牤牛河的支流,分布在青龙山两麓:官营河就是观音河,建国后改的名,剩下的全是古河道,早消失了……”

    “无水不烧瓷……除了找土,当然还得找水,沿山脉与水向找窑址,没毛病!”

    “我听明白了:李老师这是用探方(考古方法)的形式,以山的走向为经,河流走向为纬,将青龙山东西两麓化成了无数格?”

    “他这不是无数格,而是一道线:山南山北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公里,而河道才多宽?撑到头几十米,河岸宽度再扩一倍……大致范围面积不足十公里!”

    “奈曼近万平方公里,等于还不到千分之一……他怎么确定的?”

    “不止是千分之一的问题,关键全旗土质大差不差,怎么肯定窑址在青龙山?”

    “确实有点看不懂……”

    几个人窃窃私语,李定安又交待了几句辛苦、感谢之类的话,车也到了休息点。

    上厕所的上厕所,抽烟的抽烟。

    下了车,马献明给李定安递了一根烟:“会不会太急了点?”

    “你是不是想问我,这么盲目就下结论,探错了怎么办?”

    马献明没否认。

    李定安就着火点着,吐了一口烟:怎么可能会错?

    系统给出的地址信息就是青龙山!

    他也做过相关推测,但只是推测,必须要找到准确地点,深入分析后才能验证他推测的对不对。

    所在现在要问他,还真不好解释……

    李定安想了想:“如果探错了,那再重新开始!”

    老马嗫动着嘴唇,不知道怎么说:你这纯属撞大运,撞不到再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