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东、欧班列 (第1/3页)
为了深入调查这个哈布斯堡君主国的情报,第二天,鲁比罗拉就再次走上了纳蒂廷古的街头。
昨天鲁比罗拉对纳蒂廷古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可是他们是赶在天彻底黑下来以前,匆忙进城的,所以会忽略很多细节。
可是,现在大白天在街上闲逛,鲁比罗拉就发现他有些显眼了,纳蒂廷古目前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三千,除了原本的居民以外,还有哈布斯堡家族和附属人员,以及一些东非的技术人员进入了这里。
但是,整体上来说,纳蒂廷古依旧以黄皮肤占大多数,其次是混血人种,而纯白人种是相当罕见的,更别说鲁比罗拉这个纯粹的法国人了。
同时,鲁比罗拉还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街道上的人们,交流时用的德语十分生涩,夹杂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口音和词汇,一些人的德语还不如鲁比罗拉这个法国人。
就这样,鲁比罗拉晃晃悠悠的来到了纳蒂廷古的一家小酒馆里,这里是萨库玛和他推荐的地方,也最容易打探到各种消息。
老板看到一张陌生的脸,很熟络的问道:“先生,你也是最近刚来纳蒂廷古的吧!是本土来的,还是哈布斯堡人?”
听到老板的问题,鲁比罗拉有些尴尬,不过他也没有隐瞒,说道:“我不是东非人,也不是哈布斯堡皇室的人,而是一名欧洲的游客,到多哥兰等西非地方随处走走,最近才跟着一支商队到这里。”
也不怪酒馆老板这么问,毕竟纳蒂廷古很少有外国白人到这里,这是一个极小的概率,就比如达荷美,上沃尔特,尼日尔三个地方的法国白人,加起来才几千人,还要看管那么多地盘和人口,真正能有功夫跑到多哥兰境内的屈指可数。
更别说大部分到多哥兰的白人,会选择去多哥兰南部的那些“大城市”,而纳蒂廷古此前只是多哥兰落后的一个偏远小镇罢了!
加上最近到纳蒂廷古的白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本土或者哈布斯堡皇室成员和他们雇佣的一些白人工作者,所以酒馆老板才会产生误判。
这让酒馆老板有些被动,赶忙说:“真是不好意思,纳蒂廷古最近变化挺大,加上我们这里此前很少能看到纯正的欧洲游客,所以才会产生误会。”
鲁比罗拉摆摆手说道:“不用抱歉,这都是小事,不过老板,刚才你说这里是多哥兰,可是我听说现在已经变成了哈布斯堡君主国是怎么回事?”
对于他的疑惑,酒馆老板不太在意的说:“只是习惯这么称呼罢了,毕竟这里以前确实是多哥兰的领土,也就是三个月前,才变成了哈布斯堡君主国。”
“我们这些老居民,还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所以一时间没有改口,对了,客人你是来喝酒的吧,要不要尝尝我们店的高粱酒?我想你是欧洲人,肯定没有喝过这种高粱酒。”
鲁比罗拉确实没有喝过高粱酒,在法国他更喜欢白葡萄酒,不过,为了打探情报,他还是打算尝尝鲜。
老板很快给他送上了一瓶高粱酒,这种高粱酒是纳蒂廷古的特产,更准确说是用当地的高粱酿造的,至于包装的玻璃瓶,则是从本土进口的,纳蒂廷古毕竟是一个落后地区,没有全套的加工设备。
“这种高粱酒,是我们纳蒂廷古的特色,很多西非的商队,对这种烈度酒很喜欢,不知道都不符合你的口味。”酒馆老板一边给他盛满一边说道,“听说本土的人就不太流行高粱酒,我们多哥兰在这一点上和本土还是有些差异的。”
纳蒂廷古和整个多哥兰,流行高粱酒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的,一个是习惯,一个是当地的气候。
西非当地非常适合高粱这种喜温,耐旱,耐贫瘠作物的种植,前世西非的高粱酒就有一定的市场,当然,西非的高粱主要用来酿造一种当地传统的啤酒。
而多哥兰的移民,大多数来自远东,他们更喜欢用高粱做的白酒。
作为东非的殖民地,多哥兰同样流行啤酒,不过啤酒主要依赖从本土进口。
鲁比罗拉一边听着他的讲解,一边端起杯子,对着杯壁嗅了嗅,然后小小的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