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6章 丞相的火,点燃一千七百年。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86章 丞相的火,点燃一千七百年。 (第2/3页)

力自食,则与汉大同而小异。】”

    “【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则,倘自我失之后世,相传之继,亦自我而不与之,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

    李景霖一字一顿。

    慢慢的将故事讲给洛诗瑶听。

    语气也变的沉重起来。

    “甚至,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一如当年武侯那般,传承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怀着同样的心境,血书道”

    “【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则,誓洒热血,不作瑛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

    李景霖抬起头。

    “没错,阿祖阿公,就是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

    洛诗瑶震惊了。

    实在是很难形容这样的震撼感。

    丞相之为,福泽后世。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丞相与当地人民约好了“守土之责”。

    这个誓言,被淳朴的少数民族人民们,谨记了一千七百多年。

    这跨越1700多年的诺言,未曾改变过。

    也正是在此。

    洛诗瑶更加明白了。

    为什么明明丞相星落五丈原,却依然能够流芳百世了。

    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话,现在再回味起来,仿佛换了一种别致的情感。

    历史不是只有胜利者的位置的。

    相比胜利者。

    武侯正如其字“孔明”一般,长明千年。

    李景霖这一席话,让洛诗瑶陷入了长长的沉默。

    对于即将要做的一些事情,也有了更高度的看法。

    当然。

    也更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对于民族文化。

    传承,保留,记录,溯源。

    这些都是滇南的瑰丽宝藏,亦是整個华夏文明的掌上明珠。

    “是的,咱们研究这些,传承这些,记录这些,从来都不是为了守旧。”

    “而是为了固本,更是为了,让文化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兄弟姐们,也能在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一同崛起。”

    民俗学的重要性,在此时已经不言而喻。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我看来,这意思就是.”

    “华夏走向世界,华夏文明的文化走向世界,这文化,不只是汉文化,也将要将少数民族同胞们的文化,推向世界。”

    “五十六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

    洛诗瑶凝重的点了点头。

    武侯的成就,到现在都在闪光。

    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因为武侯的努力,也维系着华夏民族的大家庭。

    那自己这一代的人,能辜负武侯吗?

    显然是不能的。

    继往开来,除了继往,更要开来。

    之所以这么轻易的就去答应马教授的请求,也正是因为如此。

    李景霖觉得,若是能将滇南这么多的民族文化印象推向世界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富有历史责任感的使命。

    而洛诗瑶呢?

    回想着进入滇南后的种种。

    又想起了少数民族同胞们脸上的那些笑脸。

    更是想到了大西南的建设,想起了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奇迹.

    突然感觉。

    星落五丈原时,自丞相手中跌落的羽扇,刮起了一道风。

    吹过了一千七百年。

    吹动了一面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