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开拔前的大事 (第3/3页)
宋代调兵兵符的总称,实际上“符”指的是皇帝和枢密院直接点兵时所用的兵符,而“契”则指的是地方上的军事主官向下边发出调兵命令的兵符。
二者不仅仅是称呼是有所区别,形制、字体和效力上也都迥异。
“符”为虎豹形,刻有篆字,一般用于三百人以上的禁军调动。“契”为鱼形,刻有繁体字,地方上凡有百人以上军事调动都要用“契”来验证。
这一等,就从天色初亮一直等到了日上三竿,不光单庭珪和魏定国急得团团转,就连老都监都有些熬不住了。
就在众人等着不耐烦的时候,衙门之外终于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三人精神一振,纷纷起身准备迎接,同时暗道城门口的兵卒不懂事,使者来了居然不提前来报告,稍后一定要让值守城门的那帮顽劣之辈好看。
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三人脖子伸得老长,翘首等来的却并非身负上命的使者,而是本州的知州、通判、录事参军以及一年也来不了几回的郝监押。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帮抬着箱子的州衙的衙前吏。
失望归失望,来的这几个人等闲可都怠慢不得,知州理论上手握一州的军政大权,通判代表着监督权,录事参军虽然不及以上二位显赫,但也掌握着粮饷拨发之权,都是惹不起的存在。
所以在老都监的带领下,三人慌忙施礼。
以知州为首的三位文官却都显得十分不耐烦,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就各自在堂中坐下了,然后一个比一个的脸色难看,全都沉默不语。
至于郝监押,这厮自打进门就没正眼看过他的这三位同僚,不提也罢。
眼见于此,单庭珪和魏定国不禁有些纳闷,虽然由枢密院直接签发到州县一级的命令并不多见,但也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地迎接。
为何州里排名前几的几名文官相公全都跑过来了?
只可惜在这种沉闷的氛围中没人给他们以解释,时间在一点一点地流逝,在又经历了一个多时辰的等待后,终于在正午时分等到了城门口士卒的报信。
“报!!!”
“报诸位上官,城门口来了一队人马,言称是宣命使者,我等已经放行,他们正朝衙门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